评析
《唐诗绝句类选》:丘文庄公尝言:眼前景致、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间,以上三诗(按指本诗与贺知章《回乡偶书》贾岛《渡桑乾》)良然。
《唐诗广选》:直不着意。
《唐诗归》:谭云: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
《唐诗解》: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家常话,人人却说不来,妙处只是真。
《古唐诗合解》:此诗以真率人情。
《唐诗笺要》:俚情真语,都极老横。
《而庵说唐诗》:“马上相逢无纸笔”,此句人人道好,惟在玉关故妙,若在近处则不为妙矣。
《唐诗别裁》: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
《网师园唐诗笺》:不必用意,只写得情景真耳。
《唐诗鉴赏辞典》: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刘逸生)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
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江钟闻已暮,归棹绿川长。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子夜雪华余,卿家月影初。酒香薰枕席,炉气煖轩除。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送崔员外入秦(一作奏) 因访故园
欲谒明光殿,先(一作应)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张仪楼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得盘字)
汉水天一色,寺楼波底看。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映酒见山火,隔帘闻夜滩。紫鳞掣芳饵,红烛然金盘。良友兴正惬,胜游情未阑。此中堪倒载,须尽主人欢。
浏览全部 429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