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谭云:兄弟务本之言(首二句下)。又云:不曰家信,而曰:“山有信”,便是下六句杜陵叟寄来信矣,针线如此(首二句下)。又云:以下四句,就将杜陵叟寄来写在自己别诗中,人不知,以为岑公自道也(“怪我”句下)。谭云:八句似只将杜陵叟来信掷与弟看,起身便去,自己归家与别弟等语,俱未说出,俱说出矣。如此而后谓之诗,如此看诗而后谓之真诗人。此诗千年来惟作者与谭子知之,因思真诗传世,良是危事,反复注疏,见学究身而为说法,非惟开示后人,亦以深悯作者。
《唐诗矩》:前写怀山之由,后写忆弟之意。后半不说还山,径接“独向”云云,盖四句有还山字,言外可以映带耳。古诗“十五从军征”一首亦是此法。
《唐诗成法》:前四山中信,后四是信中语,格法奇绝。
《唐贤三昧集笺注》:味在酸咸之外。
《批唐贤三昧集》:信口信笔,笔转气转,极幽极隽之作。
郊行寄杜位
崷崒空城烟,凄清寒山景。秋风引归梦,昨夜到汝颍。近寺闻钟声,映陂见树影。所思何由见,东北徒引领。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当年最称意,数子不如君。战胜时偏许,名高人共闻。半天城北雨,斜日灞西云。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
题华严寺瑰公禅房
寺南几十峰,峰翠晴可掬。朝从老僧饭,昨日崖口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东溪草堂路,来往行自熟。生事在云山,谁能复羁束。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虢州郡斋南池幽兴因与阎二侍御道别
池色净天碧,水凉雨凄凄。快风从东南,荷叶翻向西。性本爱鱼鸟,未能返岩溪。中岁徇微官,遂令心赏睽。及兹佐山郡,不异寻幽栖。小吏趋竹径,讼庭侵药畦。胡尘暗河洛,二陕震鼓鼙。故人佐戎轩,逸翮凌云霓。行军在函谷,两度闻莺啼。相看红旗下,饮酒白日低。闻君欲朝天,驷马临道嘶。仰望浮与沈,忽如云与泥。夜眠驿楼月,晓发关城鸡。惆怅西郊暮,乡书对君题。
寄青城龙溪奂道人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龙溪盘中峰,上有莲华僧。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身同云虚无,心与溪清澄。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浏览全部 429 首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酬曹户
奔走尘埃久,还山每叹迟。岁华惊雁到,心事独鸥知。夜对樽前月,昼寻花下棋。闲中滋味好,但欠子论诗。
幼弟墓下
春到棣无色,风来松亦悲。细看云起处,不复雁归时。忆汝九京隔,嗟予两鬓衰。寥寥今古意,独许杜陵知。
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兼谒河中李司空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秋日闲居
是事不相关,谁人似此闲。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野鹤眠松上,秋苔长雨间。岳僧频有信,昨日得书还。
改王智兴诗
三十年前一乞儿,荆公曾为替梅诗。如今输了无人替,莫向金陵更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