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宁独思巧,直是片言有余。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钟惺曰:痴甚,却可怜。周启琦曰:独忌“临邛”,苦思只眼。
《寒瘦集》:最妙处是意在言外。
《唐诗摘钞》:唐时蜀中为繁华佳丽之地,故云云。与朱庆余《送陈标》作同意,但彼语婉,是绝句体,此语直,是乐府体也。
《删订唐诗解》:吴昌祺曰:“牵衣”正为末句。薛道衡诗:“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孟诗亦然。
《载酒园诗话》:朱庆余“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下白铜。鞮。”钟曰:“此诗笃情重义,远胜‘欲别牵郎衣’一首者,以‘满酌劝僮仆’五字意头不同故也。”余意孟诗亦自佳。孟题曰《古别离》,乃是拟作;此题曰《送陈标》,乃是自写胸怀。孟诗乃伉俪之言,故语中半含娇妒;此诗乃友朋之语,故言外寓有箴规。同床各梦,不足相形。
《而庵说唐诗》:此诗绝不说别后之苦,亦不说别前之难,却撇开“别”字寻一闲活来扯淡。而情事宛然,真乐府手也。“不恨归来迟”,“不恨”者,非不恨也,此是当面强词,不好嘱其速归,而恨之探却在言外。
《唐诗笺要》:第四句故为拙朴,而猜疑叮嘱,令人不忍牴牾,真乃妙于立言。
《唐贤小三昧集》:婉而挚。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孟郊之《占别离》,即其古诗。
《诗境浅说续编》:女子善怀,当良人远役,不在归计之稽迟,而在同心之固结。……含情无际,皆在牵衣数语中也。
古兴
楚血未乾衣,荆虹尚埋辉。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
刚有下水船,白日留不得。老人独自归,苦泪满眼黑。
杏殇
冻手莫弄珠,弄珠珠易飞。惊霜莫翦春,翦春无光辉。 零落小花乳,斓斑昔婴衣。拾之不盈把,日暮空悲归。 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哀哀孤老人,戚戚无子家。 岂若没水凫,不如拾巢鸦。浪鷇破便飞,风雏袅相夸。 芳婴不复生,向物空悲嗟。 应是一线泪,入此春木心。枝枝不成花,片片落翦金。 春寿何可长,霜哀亦已深。常时洗芳泉,此日洗泪襟。 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 如何此英英,亦为吊苍苍。甘为堕地尘,不为末世芳。 踏地恐土痛,损彼芳树根。此诚天不知,翦弃我子孙。 垂枝有千落,芳命无一存。谁谓生人家,春色不入门。 冽冽霜杀春,枝枝疑纤刀。木心既零落,山窍空呼号。 班班落地英,点点如明膏。始知天地间,万物皆不牢。 哭此不成春,泪痕三四斑。失芳蝶既狂,失子老亦孱。 且无生生力,自有死死颜。灵凤不衔诉,谁为扣天关。 此儿自见灾,花发多不谐。穷老收碎心,永夜抱破怀。 声死更何言,意死不必喈。病叟无子孙,独立犹束柴。 霜似败红芳,剪啄十数双。参差呻细风,噞喁沸浅江。 泣凝不可消,恨壮难自降。空遗旧日影,怨彼小书窗。
寒地百姓吟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和蔷薇花歌
仙机札札织凤凰,花开七十有二行。天霞落地攒红光, 风枝袅袅时一飏,飞散葩馥绕空王。忽惊锦浪洗新色, 又似宫娃逞妆饰。终当一使移花根,还比蒲桃天上植。
靖安寄居
寄静不寄华,爱兹嵽嵲居。渴饮浊清泉,饥食无名蔬。败菜不敢火,补衣亦写书。古云俭成德,今乃实起予。戆叟戆不足,贤人贤有余。役生皆促促,心竟谁舒舒。万马踏风衢,众尘随奔车。高宾尽不见,大道夜方虚。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英髦空骇耳,烟火独微如。厚念恐伤性,薄田忆亲锄。承(一作忙)世不出力,冬竹肯抽菹。外物莫相诱,约心誓从初。碧芳既似水,日日咏归欤。
浏览全部 549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