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以下总评《批点唐诗正声》:“芳草闭闲门”,绝好绝好。结句空色俱了。
《唐诗镜》:幽色满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二句便幽,中联自然,结闲静,有渊明丰骨。
《碛砂唐诗选》:敏曰:全首稳称,无一懈笔,清新俊逸,兼有其长,诗家正法眼也。
《唐诗成法》:题是“寻常道士”诗、只“见履痕”三字完题。余但写南溪自己一路得意忘言之妙,其见道士否不论,与王子猷何必见安道问意。
《唐诗三百首》:语语是“寻”。
《超纯斋诗词》:1、渚:水中的小洲。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评析】: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事去人亡迹自留,黄花绿蒂不胜愁。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巴峤南行远(一作南出巴人峤),长江万里随。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地远明君弃(一作瘴近余生怯),天高酷吏欺。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篱。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一本无此二句)。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白首(一作泪尽)看长剑,沧洲(一作心闲)寄钓丝。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一本无此二句)。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一作容发老南枝)。
酬张夏
几岁依穷海,颓年惜故阴。剑寒空有气,松老欲无心。玩雪劳相访,看山正独吟。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
罪所留系寄张十四
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因书欲自诉,无泪可潸然。
送常十九归嵩少故林
迢迢此恨杳无涯,楚泽嵩丘千里赊。歧路别时惊一叶, 云林归处忆三花。秋天苍翠寒飞雁,古堞萧条晚噪鸦。 他日山中逢胜事,桃源洞里几人家。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何事浮溟渤,元戎弃镆铘。渔竿吾道在,鸥鸟世情赊。玄发他乡换,沧洲此路遐。溯沿随桂楫,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兵锋摇海内,王命隔天涯。钟漏移长乐,衣冠接永嘉。还当拂氛祲,那复卧云霞。溪路漫冈转,夕阳归鸟斜。万艘江县郭,一树海人家。挥袂看朱绂,扬帆指白沙。春风独回首,愁思极如麻。
浏览全部 543 首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履迹
西施往行处,好事作履迹。几寸莓苔深,见者为怜惜。
天仙子
庭院深深长日闭。独立东风何限意。一场春梦几时闲,花满地。苔痕细。闲怨闲愁空省记。那更堪宵深雨坠。把一片芳心滴碎。苦侬消受此时情,人不寐。空流泪。孤影年年堪作对。
挽诗友
诗筒消息断,近作绝无闻。棋石夜敲雨,吟窗昼掩云。苍苔闲旧业,芳草绿新坟。愁见梅花面,伤心正忆君。
酬卢十一过宿
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况复逢春草,何劳问此心。闭(一作闲)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遥(一作静)夜他乡酒,同君梁甫吟。
过灵壁阻雨不得游张园二绝 其一
云琐兰皋十亩园,苍官青士自应门。何须风雨遮来客,应怕莓苔有屐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