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以下总评《批点唐诗正声》:“芳草闭闲门”,绝好绝好。结句空色俱了。
《唐诗镜》:幽色满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二句便幽,中联自然,结闲静,有渊明丰骨。
《碛砂唐诗选》:敏曰:全首稳称,无一懈笔,清新俊逸,兼有其长,诗家正法眼也。
《唐诗成法》:题是“寻常道士”诗、只“见履痕”三字完题。余但写南溪自己一路得意忘言之妙,其见道士否不论,与王子猷何必见安道问意。
《唐诗三百首》:语语是“寻”。
《超纯斋诗词》:1、渚:水中的小洲。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评析】: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相对忘言。
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
一(一作早)雁飞吴天,羁人伤暮律。松江风袅袅,波上片帆疾。木落姑苏台,霜收洞庭橘。萧条长洲外,唯见寒山出。胡马嘶秦云,汉兵乱相失。关中因窃据,天下共忧慄。南楚有琼枝,相思怨瑶瑟。一身寄沧洲,万里看白日。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临风但攘臂,择木将委质。不如归远山,云卧饭松栗。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凄凉江水滨。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鵩集占书久,鸾回刻篆新。不堪相顾恨,文字日生尘。
游休禅师双峰寺
双扉碧峰际,遥向夕阳开。飞锡方独往,孤云何事来。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相送东郊外,羞看骢马回。
赠普门上人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洲多。惠力堪传教,禅心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
寄别朱拾遗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岐病未能。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经漂母墓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渚蘋行客荐,山木杜鹃愁。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浏览全部 543 首
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履迹
西施往行处,好事作履迹。几寸莓苔深,见者为怜惜。
天仙子
庭院深深长日闭。独立东风何限意。一场春梦几时闲,花满地。苔痕细。闲怨闲愁空省记。那更堪宵深雨坠。把一片芳心滴碎。苦侬消受此时情,人不寐。空流泪。孤影年年堪作对。
挽诗友
诗筒消息断,近作绝无闻。棋石夜敲雨,吟窗昼掩云。苍苔闲旧业,芳草绿新坟。愁见梅花面,伤心正忆君。
酬卢十一过宿
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况复逢春草,何劳问此心。闭(一作闲)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遥(一作静)夜他乡酒,同君梁甫吟。
过灵壁阻雨不得游张园二绝 其一
云琐兰皋十亩园,苍官青士自应门。何须风雨遮来客,应怕莓苔有屐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