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纪事》:梦得曰:柳八驳韩十八《平淮西碑》云:“‘左餐右粥’,何如我《平淮西稚》云‘仰父俯子’?韩碑兼有帽子,使我为之,便说用兵伐叛矣。”韩《碑》柳《雅》,余为诗云:“城中晨鸡喔喔鸣,城中鼓角声和平。”美愬之入蔡城也,须臾之间,贼无觉者。又落句云:“始千元和十二载,四海重见升平时。”以见平淮之年云。
《苕溪渔隐丛话》:《隐居诗话》云:人岂不自知邪?及自爰其文章,乃更大谬,何也?刘禹锡诗固有好处,及自称《平淮西》诗云“城中喔喔晨鸡鸣,城头鼓角声和平”为尽李愬之美,又云“始知元和十四载,四海重见升平年”为尽宪宗之美。无不知此两联为何等语也。
《载酒园诗话》:前二句言兵不血刃、凶渠就缚之易,未见蔡人庆幸之意。虽高文典册不及柳州二《雅》,径净流动则过之,梦得自负亦不谬。《隐居诗话》乃云:“起结网联,不知为何说。”何异盲者照镜耶?
《唐诗别裁》:《纪事》语不足凭,究之柳雅刘诗,远逊韩碑,李义山诗可也而证也。
《石洲诗话》:刘宾客自称其《平蔡州》诗“城中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声和平”云云,意欲驾于韩《碑》、柳《雅》。此诗诚集中高作也。首句“城中”作“汝南”,古《鸡鸣歌》云:“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铋鸡登坛唤。”蔡州,即汝南地。但曰“晨鸡”,自是用乐府语。而“城中”、“城头”,两两唱起,不但于官军入城事醒切,抑且深合乐府神理,似不必明出“汝南”,而后觉其用事也。末句“忽惊元和十二载”,更妙。此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正与“大历三年调玉烛”二句近似。此由神到,不可强也。
《网师园唐诗笺》:倒从乱平后说入,章法句法,无不警拔(“汝南晨鸡”二句下)。
马嵬行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一作辈)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一作作) 命同作(一作荅)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淮阴行五首(并引) 其三
船头大铜镮,摩挲光阵阵。早早使风来,沙头一眼认。
荅后篇
昔日慵工记姓名,远劳辛苦写西京。近来渐有临池兴,为报元常欲抗行。
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浏览全部 897 首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其一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 酴醾 其六 斑竹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贺郑丞相
和羹梅傍小春荣,尧陛犹余一荚蓂。万里云收天镜净,三台星畔老人星。
避方寇五绝 其三
朝廷平日祗尊儒,文武于今遂两途。闻说官军又旗靡,谁收黄石老人书。
老伴
老人须老伴,旧事可重论。今古不同调,后生难与言。
次韵朱宾老过我对月小酌一首
老人论旧事,感慨思悠哉。暗喜生眉宇,新凉入酒杯。竹风谁汝和,檐月要人陪。此客非凡客,斯时得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