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纪事》:梦得曰:柳八驳韩十八《平淮西碑》云:“‘左餐右粥’,何如我《平淮西稚》云‘仰父俯子’?韩碑兼有帽子,使我为之,便说用兵伐叛矣。”韩《碑》柳《雅》,余为诗云:“城中晨鸡喔喔鸣,城中鼓角声和平。”美愬之入蔡城也,须臾之间,贼无觉者。又落句云:“始千元和十二载,四海重见升平时。”以见平淮之年云。
《苕溪渔隐丛话》:《隐居诗话》云:人岂不自知邪?及自爰其文章,乃更大谬,何也?刘禹锡诗固有好处,及自称《平淮西》诗云“城中喔喔晨鸡鸣,城头鼓角声和平”为尽李愬之美,又云“始知元和十四载,四海重见升平年”为尽宪宗之美。无不知此两联为何等语也。
《载酒园诗话》:前二句言兵不血刃、凶渠就缚之易,未见蔡人庆幸之意。虽高文典册不及柳州二《雅》,径净流动则过之,梦得自负亦不谬。《隐居诗话》乃云:“起结网联,不知为何说。”何异盲者照镜耶?
《唐诗别裁》:《纪事》语不足凭,究之柳雅刘诗,远逊韩碑,李义山诗可也而证也。
《石洲诗话》:刘宾客自称其《平蔡州》诗“城中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声和平”云云,意欲驾于韩《碑》、柳《雅》。此诗诚集中高作也。首句“城中”作“汝南”,古《鸡鸣歌》云:“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铋鸡登坛唤。”蔡州,即汝南地。但曰“晨鸡”,自是用乐府语。而“城中”、“城头”,两两唱起,不但于官军入城事醒切,抑且深合乐府神理,似不必明出“汝南”,而后觉其用事也。末句“忽惊元和十二载”,更妙。此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正与“大历三年调玉烛”二句近似。此由神到,不可强也。
《网师园唐诗笺》:倒从乱平后说入,章法句法,无不警拔(“汝南晨鸡”二句下)。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宾客
麦陇和风吹树枝,商山逸客出关时。身无拘束起长晚, 路足交亲行自迟。官拂象筵终日待,私将鸡黍几人期。 君来不用飞书报,万户先从纸贵知。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摇。远守惭侯籍,徵还荷诏条。悴容唯舌在,别恨几魂销。满眼悲陈事,逢人少旧僚。烟霞为老伴,蒲柳任先凋。虎绶悬新印,龙舼理去桡。断肠天北郡,携手洛阳桥。幢盖今虽贵,弓旌会见招。其如草玄客,空宇久寥寥。
敬酬微(一作彻) 公见寄二首 其一
凄凉沃州僧,憔悴柴桑宰。别来二十年,唯余两心在。
重寄表臣二首 其二
世间人事有何穷,过后思量尽是空。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
寓兴二首 其一
常谈即至理,安事非常情。寄语何平叔,无为轻老生。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
浏览全部 897 首
故枢密签书赠正议大夫王彦霖挽词二首 其一
试吏有能名,升台擅直声。雄飞极九载,修路止三城。壮志方凌厉,遗书忽叹惊。老人殊可念,白首泣新茔。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 酴醾 其六 斑竹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贺郑丞相
和羹梅傍小春荣,尧陛犹余一荚蓂。万里云收天镜净,三台星畔老人星。
避方寇五绝 其三
朝廷平日祗尊儒,文武于今遂两途。闻说官军又旗靡,谁收黄石老人书。
老伴
老人须老伴,旧事可重论。今古不同调,后生难与言。
次韵朱宾老过我对月小酌一首
老人论旧事,感慨思悠哉。暗喜生眉宇,新凉入酒杯。竹风谁汝和,檐月要人陪。此客非凡客,斯时得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