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诗境浅说续编》:前二句言仰望则红满山桃,俯视则缘浮江水,亦言夔峡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花而言,郎情如花发旋凋,更无余恋。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断,独转回肠。隔句作对偶相承,别成一格,《诗经》比而兼兴之体也。
《唐诗鉴赏辞典》:这首《竹枝词》含思宛转,清新活泼,音节和谐,语语可歌。特别是把比兴揉而为一,此诗兴中有比,比中有兴,颇富情韵。
诗中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农家少女形象。恋爱给她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愁。当她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的时候,这种藏在心头的感情顿被触发,因而托物起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描绘出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山桃遍布山头,一个“满”字,表现了山桃之多和花开之盛。一眼望去,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给人以热烈的感觉。而山下呢,一江春水拍山流过,一个“拍”字,写出了水对山的依恋。这两句写景,却又不单纯写景,景中蕴涵着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意。
但这种托物起兴,用意隐微,不易看出,于是诗人又在兴的基础上进而设喻,使这种情意由隐而显。“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让女主人公对景抒情,直接吐露热恋中少女的心绪。“花红易衰似郎意”照应第一句,写她的担心。一个“红”字,说明鲜花盛开,正如小伙子那颗热烈的心,让人高兴;但小伙子的爱情是否也象这红花一样易谢呢?“水流无限似侬愁”,照应第二句,写少女的烦忧。既相恋,又怕他变心,这一缕淡淡的清愁。就象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诗所表现的是初恋少女微妙、细腻而又复杂的心理,十分传神。
诗的格调也明朗、自然,就象所描绘的红花绿水一样明媚动人。而诗的情境的创造、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却恰恰是靠了这个最明显、最巧妙的手法──比兴。
(张燕瑾)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雕(一作堆)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 其一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吴方之见示听江西故吏朱幼恭歌三篇颇有怀故林之想吟讽不足因而和之
侯家故吏歌声发,逸处能高怨处低。今岁洛中无雨雪,眼前风景是江西。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一作暮) 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八柱共承天,东西别隐然。远夷争慕化,真相故临边。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同心舟已济,造膝璧常联。对领专征寄,遥持造物权。斗牛添气色,井络静氛烟。献可通三略,分甘出万钱。汉南趋节制,赵(一作淮)北赐山川。玉帐观渝舞,虹旌猎楚田。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秋雨离情动,新诗(一作诗从)乐府传。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弦。
贾客词(并引)
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眩俗杂良苦,乘时取重轻。心计析秋毫,摇(一作捶)钩侔悬衡。锥刀既无弃,转化日已盈。邀(一作徼)福祷波神,施财游化城。妻约雕金钏,女垂贯珠缨。高赀比封君,奇货通幸卿。趋时鸷鸟思,藏镪盘龙形。大艑浮通川,高楼次旗亭。行止皆有乐,关梁自无征。农夫何为者,辛苦事寒耕。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浏览全部 897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