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诗境浅说续编》:首言十二滩道路艰难,以质朴之笔写之,合《竹枝》格调。第四直(按指“城西门前滟滪堆”)以石喻人心,此首以水喻人心。后二句言翟唐以险恶著称,因水为万山所束,巨石所阻,激而为不平之鸣,一入平原,江流漫缓矣。若人心则平地可起波澜,其险恶殆过于瞿唐千尺滩也。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竹枝词九首》的第七首。诗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两岸连山,水流急湍,形势最为险要,古有“瞿塘天下险”之称。峡中尤多礁石险滩,峡口有“滟滪堆”,就是一巨大石滩。“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就描绘出瞿塘峡的这种险阻形势。“嘈嘈”,流水下滩发出的嘈杂声。“十二滩”,并非确数,犹言险滩之多,其险绝情况也就可以想见了。
面临着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诗人不禁由江峡之险联想到当时的世态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岂不令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峡水还要凶险。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维艰,凶险异常,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长恨,显示出长期埋在诗人心中的,对那些惯于兴风作浪、无事生非、陷害无辜的无耻之徒的无比忿恨。说瞿塘之险用“人言”提起,意为尽人皆知;叹人心之险则用“长恨”领出,主语是诗人自己,点出自己在现实的经历和体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态,并且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它的态度。两句之间有转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险,在人之言与我之恨之间过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阎昭典)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怀妓 其二
鸾飞远树栖何处,凤得新巢想称心。红壁尚留香漠漠,碧云初断信沈沈。情知(一作那堪)点污投泥玉,犹自(一作懒更)经营买笑金。从此山头似人石,丈夫形状泪痕深。
寄唐州杨八归厚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铙旦夕吹。浅草遥迎鹔鹴马,春风乱飐辟邪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
琴曲歌辞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元日感怀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凄然继和兼寄安平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浏览全部 897 首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其一
十二峰前十二滩(女儿)。嘈嘈急水渡来难(女儿)。
竹枝辞 其六
蜀江西来一带长,江水无波镜面光。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好恶最难量。
武宁道中
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
浣溪沙 听筝 其八 集句
抱得秦筝不忍弹(崔灏)。诗名往日动长安(张文昌)。此中道路古来难(刘禹锡)。莫道蓟门书信少(王昌龄),人情反复似波澜(王维)。阴符在箧老羞看(钱起)。
胡琴
一弦复一弦,嘈嘈两弦间。合作千万声,不劳十指弹。凝响入冥冥,繁音促潺潺。秦姬曲才度,吴儿语未阑。四座初愿闻,闻之俱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