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诗境浅说续编》:首言十二滩道路艰难,以质朴之笔写之,合《竹枝》格调。第四直(按指“城西门前滟滪堆”)以石喻人心,此首以水喻人心。后二句言翟唐以险恶著称,因水为万山所束,巨石所阻,激而为不平之鸣,一入平原,江流漫缓矣。若人心则平地可起波澜,其险恶殆过于瞿唐千尺滩也。
《唐诗鉴赏辞典》:这是《竹枝词九首》的第七首。诗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两岸连山,水流急湍,形势最为险要,古有“瞿塘天下险”之称。峡中尤多礁石险滩,峡口有“滟滪堆”,就是一巨大石滩。“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就描绘出瞿塘峡的这种险阻形势。“嘈嘈”,流水下滩发出的嘈杂声。“十二滩”,并非确数,犹言险滩之多,其险绝情况也就可以想见了。
面临着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诗人不禁由江峡之险联想到当时的世态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岂不令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峡水还要凶险。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维艰,凶险异常,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长恨,显示出长期埋在诗人心中的,对那些惯于兴风作浪、无事生非、陷害无辜的无耻之徒的无比忿恨。说瞿塘之险用“人言”提起,意为尽人皆知;叹人心之险则用“长恨”领出,主语是诗人自己,点出自己在现实的经历和体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态,并且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它的态度。两句之间有转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险,在人之言与我之恨之间过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阎昭典)
飞鸢操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风烟。游鹍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忽闻饥乌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嚇疑鹓雏。畏人避犬投高处,俛啄无声犹屡顾。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朴遬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
二首 其一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雨中收。
酬令狐相公岁暮远怀见寄(依韵)
别侣孤鹤怨,冲天威凤归。容光一以间,梦想是耶非。芳讯远弥重,知音老更稀。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詶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
少年为别日,隋宫杨柳阴。白首相逢处,巴江烟浪深。使星上三蜀,春雨沾衣襟。王程促速意,夜语殷勤心。却归天上去,遗我云间音。
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径梁天监中置佛寺曰灵岩即故宫也信为绝境因赋二章 其一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阮巷久芜沈,四弦有遗音。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
浏览全部 897 首
竹枝
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竹枝 其一
十二峰前十二滩(女儿)。嘈嘈急水渡来难(女儿)。
竹枝辞 其六
蜀江西来一带长,江水无波镜面光。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好恶最难量。
武宁道中
小滩嘈嘈大滩恶,朝行羊肠暮鹿角。尽日拖舟不得前,忽然笪断千寻落。上梁左侧石子多,两舷与石鸣相摩。卧听溪师倚篙哭,将如四十二滩何。
浣溪沙 听筝 其八 集句
抱得秦筝不忍弹(崔灏)。诗名往日动长安(张文昌)。此中道路古来难(刘禹锡)。莫道蓟门书信少(王昌龄),人情反复似波澜(王维)。阴符在箧老羞看(钱起)。
胡琴
一弦复一弦,嘈嘈两弦间。合作千万声,不劳十指弹。凝响入冥冥,繁音促潺潺。秦姬曲才度,吴儿语未阑。四座初愿闻,闻之俱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