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前解写桃花。某一日言桃花本不难写,写桃花亦本不难读,然而谈殊未容易也。且如罗昭谏“暖触”一篇,浪读之,亦有何异?及细寻之,却见其“衣襟漠漠”七字,只是提笔空写,及至下笔实写,又只是“间梅遮柳”,不曾犯本位也。三妙于“艳覆”字,四妙于“半里”字。必欲执以相问,实亦不解何理。但读之不知何故,觉其恰是桃花,此绝不可晓也(首四句下)。后解插入人。“尽日无人”、“有时经雨”,为写桃花,为复自写。忽然想到“旧山山下”,此正是“疑怅望”、“乍凄凉”之根因也(末四句下)。
《唐诗鼓吹笺注》:前四句是虚写杏花(按此诗题一作《杏花》)。后四句是实写自己。何以为虚写?“暖香漠漠”,提笔也;“间梅遮柳”,衬笔也;“艳拂”、“红欹”,空笔也:绝无一语实描,而读去恰是杏花,残属不解。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宋东岩曰:五六是罗公自寓感慨,读去殊觉意味寥落,与孟襄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同一气象。
《诗境浅说》:此昭谏咏杏花诗也。杏花之低拂酒卮,或高倚墙头,语本无奇。作者因酒而引用文君,因墙而引用宋玉,美人、词客与花枝相辉映,遂好句欲仙矣。昭谏有咏牡丹诗云:“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言公子美人不及宋玉、文君,有妍情逸兴。唐人牡丹诗殊少佳什,罗诗虽咏花者皆可用。而此二句有富贵气,尚与牡丹相称也。(“数枝艳拂”句下)。
自贻
衰老应难更进趋,药畦经卷自朝晡。纵无显效亦藏拙,若有所成甘守株。汉武巡游虚轧轧,秦皇吞并谩驱驱。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春日叶秀才曲江
江花江草暖相隈,也向江边把酒杯。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疟避还来。安排贱迹无良策,裨补明时望重才。一曲吴歌齐拍手,十年尘眼未曾开。
中秋夜不见月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西京崇德里居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风从昨夜吹银汉,泪拟何门落玉盘。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锦鳞赪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建康
潮平远岸草侵沙,东晋衰来最可嗟。庾舅已能窥帝室,王都还是预人家。山寒老树啼风曲,泉暖枯骸动芷牙。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声急日西斜。
淮南送卢端公归台
凤鸾势逸九霄宽,北去南来任羽翰。朱绂两参王俭府,绣衣三领杜林官。道从上国曾匡济,才向牢盆始重难。应笑张纲谩生事,埋轮不得在长安。
浏览全部 532 首
桃花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 半里红欹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锦被堆
春风萧索为谁张,日暖仍熏百和香。遮处好将罗作帐,衬来堪用玉为床。风吹乱展文君宅,月下还铺宋玉墙。好向谢家池上种,绿波深夜盖鸳鸯。
天下风流无绿杨
天下风流无绿杨,半遮妆面出宫墙。客醉任铺红锦段,马嘶争系紫丝缰。上东门外我回首,长乐坡头谁断肠。最好春深山下路,乱花薰与一身香。
玲珑四犯
波暖尘香,正嫩日轻阴,摇荡清昼。几日新晴,初展绮枰纹绣。年少忍负韶华,尽占断、艳歌芳酒。看翠帘、蝶舞蜂喧,催趁禁烟时候。杏腮红透梅钿皱。燕将归、海棠厮句。寻芳较晚,东风约、还在刘郎後。凭问柳陌旧莺,人比似、垂杨谁瘦。倚画阑无语,春恨远、频回首。
蓦山溪 春闺和陈大樽韵
暖日烘帘,睡起抛残绣。衫薄不胜寒,乍朦胧、楚腰如柳。重开鸾镜,扶起半欹鬓,香痕透。眉痕瘦。都付红酥手。闲愁惯惹,脉脉频回首。新种合欢花,爱看他、倚残罗袖。思寻旧梦,勾引是东风,灯昏候。啼鹃又。吹落巫山后。
息园赏杏花得枝字
平津旧辟招贤馆,乘兴来寻惬赏期。南陌青旗醮甲酒,东风小苑断肠枝。游丝日暖即横路,舞燕泥香故掠池。见说醉花宜及昼,可能辜负艳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