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奉和韦曲庄言怀贻东曲外族诸弟
韦曲冠盖里,鲜原郁青葱。公台睦中外,墅舍邻西东。驺驭出国门,晨曦正曈昽。燕居平外土,野服参华虫。疆畎分古渠,烟霞连灌丛。长幼序以齿,欢言无不同。忆昔全盛时,勋劬播休功。代业扩宇内,光尘蔼墟中。慨息多永叹,歌诗厚时风。小生忝瓜葛,慕义斯无穷。
桃源篇
小年尝读桃源记,忽睹良工施绘事。岩径初欣缭绕通,溪风转觉芬芳异。一路鲜云杂彩霞,渔舟远远逐桃花。渐入空濛迷岛道,宁知掩映有人家。庞眉秀骨争迎客,凿井耕田人世隔。不知汉代有衣冠,犹说秦家变阡陌。石髓云英甘且香,仙翁留饭出青囊。相逢自是松乔侣,良会应殊刘阮郎。内子闲吟倚瑶瑟,玩此沈沈销永日。忽闻丽曲金玉声,便使老夫思阁笔。
玉台体十二首
鸾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 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 婵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 试问佳期不肯道,落花深处指青楼。 隐映罗衫薄,轻盈玉腕圆。相逢不肯语,微笑画屏前。 知向辽东去,由来几许愁。破颜君莫怪,娇小不禁羞。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佳期不可见,尽日泪潺潺。 泪尽珊瑚枕,魂销玳瑁床。罗衣不忍著,羞见绣鸳鸯。 君去期花时,花时君不至。檐前双燕飞,落妾相思泪。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秋风一夜至,吹尽后庭花。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独自披衣坐,更深月露寒。隔帘肠欲断,争敢下阶看。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万里行人至,深闺夜未眠。双眉灯下扫,不待镜台前。
送张周二秀才谒宣州薛侍郎
儒衣两少年,春棹毂溪船。湖月供诗兴,岚风(一作烟岚)费酒钱。上帆涵浦岸,欹枕傲晴天。不用愁羁旅,宣城太守贤。
奉和圣制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百僚
玉醴宴嘉节,拜恩欢有馀。煌煌菊花秀,馥馥萸房舒。 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和声度箫韶,瑞气深储胥。 百辟皆醉止,万方今宴如。宸衷在化成,藻思焕琼琚。 微臣徒窃抃,岂足歌唐虞。
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
暂来城市意何如,却忆葛阳溪上居。不惮薄田输井税,自将嘉句著州闾。波翻极浦樯竿出,霜落秋郊树影疏。想到家山无俗侣,逢迎只是坐篮舆。
浏览全部 416 首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从龙开隧路,合璧向方中。 殿帐金根出,廞衣玉座空。唯余文母化,阴德满公宫。 配礼归清庙,灵仪出直城。九虞宁厚载,一惠易尊名。 晓漏铜壶涩,秋风羽翣轻。容车攀望处,孺慕切皇情。 哀笳出长信,宝剑入延津。呜咽宫车进,凄凉祠殿新。 青乌灵兆久,白燕瑞书频。从此山园夕,金波照玉尘。
治平四年英宗祔庙导引一首
寿原初掩,归跸九虞终。仙驭更无踪。思皇攀慕追来孝,作庙继三宗。旌旗居外拥千重。延望想威容。宝舆迎引归新殿,奏享备钦崇。
濮安懿王夫人挽辞二首 其一
国邸留慈范,皇家肇庆基。思齐京室配,袝庙濮园祠。改卜三川兆,尊名一品仪。礼隆由圣作,万世仰洪规。
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 其二
铜壶晓漏初,羽翣拥涂车。方外留鸿宝,人间得善书。清笳悲画绶,朱邸散长裾。还似缑山驾,飘飘向碧虚。
导引 神主祔庙
岁华婉娩,侍宴玉皇宫。雕辇出房中。岂知轩后丹成去,望绝鼎湖龙。寿原初掩九虞终。归跸五云重。惟余宝册书鸿烈,清庙配三宗。
闻漏
建礼含香处,重城待漏臣。徐闻传凤诏,晓唱辨鸡人。银箭残将尽,铜壶漏更新。催筹当午夜,移刻及三辰。杳杳从天远,泠泠出禁频。直疑残漏曙,肃肃对钩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