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中秋同施还初文学携门下诸友汎舟南溪
别馆依泉石,方舟集俊英。陈诗吴季子,讲业鲁诸生。云树空中影,笙歌水上声。回桡应已夜,山月好相迎。
上外舅秦翁生辰
近亲同里门,远亲异乡邑。何况舅甥欢,津梁千里隔。宿昔忝乘龙,门阑在咫尺。阿翁豪且贤,雅称闾右室。迟暮无它男,所托惟女息。廿年随宦游,庭阶亦寥寂。中岁鞠两雏,恩勤瘁心力。女儿在襁褓,男儿操纸笔。翁媪岁时来,抚摩均自出。伊予久怀归,蹉跎年岁逼。恻怆骨肉情,含辛念非一。两雏忽相牵,长跪绕我膝。届兹中元秋,阿翁弧矢日。宾从列中堂,杯觞行络绎。儿母在天隅,间阔增烦悒。请耶篹片词,寄我离孙臆。我闻两雏言,吟叹心戚戚。孩抱亦何知,母慈良可识。翁今七十三,媪亦过七十。丹颜未全改,缜发但稍白。矫矫矍铄姿,少壮或不及。海桑千仞枝,池桃千岁实。郁郁岱山松,累累丈人石。持此寿翁媪,永列丹台籍。时和复年丰,娱乐加餐食。早晚归山樊,聚首多夷怿。挥翰为长歌,歌阕情未极。
送朱可大南还三首 其二
相思郁以纡,我怀多苦辛。苦辛将何道,念此平生亲。总角从君游,奄忽二十春。岁月一何迫,白日如飙尘。恩深不可报,情至日以新。两心托金石,何乃慕雷陈。风波一相失,怨彼江路津。日长苦道远,缱绻竟不申。岂无里巷游,邈若胡与秦。久要苟不替,燕越如比邻。何必岐路侧,空为儿女仁。
子夜春歌 其二
春花浑欲笑,春鸟自成歌。惆怅春皋上,含愁可奈何。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
清时何意厌朝参,郎舍频抽碧玉簪。万里亲闾炎海上,十年归梦大江南。云霞近傍仙城五,松菊重开客径三。闭户书成应更早,好令白马绌玄谈。
同诸君饮竹林寺树下
灵岳多真境,禅宫路更深。五峰常隐日,双树自成林。涉涧逢瑶草,临流漱玉琴。晚钟归骑缓,沉醉北山岑(寺在泰山下阯)。
浏览全部 1364 首
上声歌 其一
闻郎好新变,缓歌为上声。危弦依柱走,犹是故时情。
古乐府三首 其三
令我歌一曲,曲终郎见留。万一不当意,翻作平生羞。
宿谯东逆旅夜闻歌白公琵琶行
元和才子悲流落,一听琵琶谓天乐。青衫裛泪作长歌,谁取篇章和宫角。谯东夜久行人稀,卧闻此歌歌者谁。歌侣旧时人不见,举头欲听泪双垂。画堂青琐春无事,几听此歌还几醉。东风桃李作黄埃,宝箧尘昏谱閒字。一声一听一情伤,未老应知几断肠。展转曲终灯烬落,荒城寒月夜飞霜。
铜雀妓
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清。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寂寂檐宇旷,飘飘帷幔轻。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声。
塞下曲八首为蓟门大夫赋 其二
落日黄云古戍平,铙歌千骑远横行。江南剑客多年少,笛里初闻塞上声。
铜雀台
北登铜雀上,西望青松郭。繐帐空苍苍,陵田纷漠漠。 平生事已变,歌吹宛犹昨。长袖拂玉尘,遗情结罗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岂中薄。高台奏曲终,曲终泪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