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宿天界寺用石庵游惠山诗韵
木落空山古寺秋,寻僧聊遣世间愁。尘劳似海何时了,踪迹如萍著处浮。对榻暂同林下宿,煮茶閒引涧边游。明朝又欲飘然去,一幅轻帆过石头。
和陈仲明游茅山诗
希夷生爱觅仙踪,采药华阳洞口风。幽径草香曾宿麝,古潭云暖旧藏龙。丹成宝鼎铅花碧,箓秘琅函印篆红。归到人间施妙术,每令昏瞀豁双瞳。
再用韵留别
西风江上促归舟,落木啼猿总是秋。愧我半生多旅寓,怜君一见即绸缪。宦情那肯轻同志,乡语偏饶访旧游。别后相思重回首,吴云迢递海东头。
杂诗
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群鸡正乱叫,栖禽犹倦飞。我行适中野,踯躅烟路微。苍莽荆棘深,零露沾裳衣。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素志谅难易,知音古尤稀。侧身复惆怅,拂旦吾当归。
送廖教谕再任松溪县庠
匆匆相送出都城,回首松溪两月程。行藁近添新著述,到官仍复旧师生。坛开红杏微风暖,池长青芹细雨晴。今岁秋闱攀桂客,多应讲下占魁名。
题风雨竹
杨柳情怀得似渠,望秋先已影萧疏。狂风怪雨从教横,直节贞心只自如。昔遇轩辕调六吕,曾同毛颖作中书。年来虽是无知己,志抱冰霜自有余。
浏览全部 667 首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 其二
当时嗟遽殁,二子未能言。频岁折丹桂,买茔迁陆浑。重铭太史笔,不替故人恩。为善有终庆,此焉天意存。
山之英寓所观壬午进士题名记有感
曾携赋草入天门,五色云中谒至尊。一代文明千载会,十年耆宿几人存。尘中事往浑如梦,客里情亲得共论。浪说题名垂不朽,相期努力答君恩。
投长沙裴侍郎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投长沙裴侍郎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 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寿太宰二山杨老先生奉诏存问二首 其二
归来时事转嚣然,宪老犹闻忆旧贤。几杖重看中谒赐,牢尊特自尚方传。期当潞国还朝日,数过磻溪遇猎年。尺一临门应有问,酬恩何策且回天。
呈徐侍郎兼寄辛幼安 其一
当年今日误承恩,自倚容华托至尊。门外游丝难驻目(四库本作日),依然青草暗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