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寄陈璞斋
不记君别时,岁月良悠悠。昔别发尽白,况复经数秋。非无一纸书,天长路阻脩。时时向令子,勤勤问安不。昨云有家讯,字细如蝇头。起立索书观,想君眼力优。书言客游倦,旦夕买归舟。又言绿水隩,欲卜林塘幽。洿池足菱芡,刀田亦易求。一心处两端,躇蹰迷去留。老去恋故山,携孥当远游。数口隔异县,宁免羁旅愁。山中破茆屋,海田卤不收。顷属饥馑后,知识半已流。生理已穷蹙,圭撮不易谋。故乡虽云乐,贫病增我忧。旧游多友生,缓急或可投。又闻闾里间,还多好义俦。男女就婚嫁,亲戚情绸缪。澹荡天地间,何必念故丘。秋叶鸣策策,蟋蟀响不休。申旦不成寐,思君见无由。迢递寄君诗,庶无沈与浮。
赠丰山陈子于庭
我爱丰山无俗韵,时时来往小斋中。野情自比天随子,诗句多师陆放翁。环堵萧然无一物,才名早已动诸公。长吟尽日不知厌,兴入冥冥海上峰。
题西渠水亭 其二
矮作垣墙小结庐,一泓春碧湛西渠。花间醉唤客尝酒,竹里卧听儿读书。
扁舟溯木兰宿西冲僧舍同马师山和顾颐斋韵 其一
古寺倚岩阿,春风款碧萝。烟霞宜野客,猿鹤讶初过。已觉诸天近,还期明月多。老僧缘不薄,投榻意如何。
题节妇手卷
别去何太速,百年未有涯。残生惟一死,万事只孤儿。白发丹心苦,青天明月知。哺乌情不展,洒泪蓼莪诗。
乙巳春夏间民饥更甚老农述此 其五
不记清明今日是,暖风晴日草芊芊。荒年流毒到枯骨,兀兀坟头无纸钱。
浏览全部 227 首
夜宿鹄鸣山
西游万里已关天,采药名山亦宿缘。老柏干霄如许寿,幽花泣露为谁妍。苔黏石磴扪萝上,灯耿云房扫榻眠。安得仙翁索米术,一生留此弄寒泉。
后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 其一
掖垣初罢斧斤响,栋宇犹闻松桂香。江海暂来俱野客,云霄并直愧华堂。月明似与人烟远,风细微闻禁漏长。谏草未成眠未稳,始知天上极清凉。
游王司言国宾郊园
风逗黄云涨麦川,井分新绿绕瓜田。童穿墙缺携壶到,客趁堂虚借榻眠。乐憩午阴怜困马,预传秋律爱鸣蝉。城楼咫尺忘归晚,多少诗情落照边。
中秋日与蘅甫居士家兄养和游合觉园,晚归留饮寓庐
又结名山半日缘,水穷云起意如禅。老僧亦解酬佳节,丛菊为人生晚妍。便借月明成小聚,却从今夜感中年。弟兄犹是东西屋,如此江山也醉眠。
题翠微寺
堂上麻衣坐,阶前锡杖泉。人依碧霄近,寺与翠微连。山拥无尘地,云开宿雨天。明当临绝顶,禅榻借高眠。
过燕子矶游永济寺偶用壁间韵留赠默默上人
每过云蓝便系船,非关前路受风偏。秋残野岸丹枫冷,水落空江翠壁悬。月色微茫僧入定,钟声断续客初眠。回思十七年来事,似与名山有宿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