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挽后斋诗(并序) 其二
忽得泥金报,犁然喜可知。别耗谁人将,道远或传疑。游子竟不归,浮云日南驰。谁意曩日别,遽作终天期。
丙申岁腊访甥杨继宗子熙春读书山中宿留赋此 其一
不到东山应几时,森森松桂郁深枝。藤萝剥落龙蛇骨,莓藓斓斑虎豹皮。竹几安排深打坐,雨墙摸索旧题诗。山中真侣分携尽,忽忆商山采紫芝。
题黄南金先生乃翁翠筠挽卷
翠筠不可作,空慕翠筠名。缅想林泉趣,都忘世俗情。晴曦疑雨色,静夜起天声。回首闽云结,偏将老子诚。
和冯检斋方伯赐诗 其二
前驱簇仗度江亭,万顷云涛洗眼醒。直尽提封供指顾,何须入界按图经。六年海国情无限,一树棠梨影满庭。追省旧游浑不寐,行吟幽思入玄冥。
遣吴氏女归本宅
汝宗本华胄,田园生理微。顷遇岁年荒,闾里共苦饥。汝父抱汝来,岁晏重相依。汝时尚幼小,出入须提撕。朝嬉同稚孙,夕寝侍母慈。所幸儿女仁,群侪安敢欺。谁云非骨肉,周视同女儿。忽忽阅数年,秀发扬双眉。语言颇巧慧,亦有佳容姿。娟娟云边月,濯濯花间枝。怜汝渐长大,白璧无磷缁。嫁汝非所能,留汝非所宜。兹当仲春月,岁丰物熙熙。鸟雀育其雏,啾啾镇相随。人惟万物灵,能免顾尔私。浣濯旧衣裳,缄缕新履綦。虽无环与珥,粉黛令薄施。遣尔归而宗,婉娩习女仪。作配宜令门,议婚当及兹。再拜辞我去,送汝门之畿。东望五侯山,路记初时来(叶)。人生父母心,莫悲生别离。六载今来归,喜极泪交垂。祖母见汝来,抚顶生歔欷。叔婶见汝来,感叹成嗟咨。宗族妯娌间,咸来视汝为。人生无根蒂,飘荡长风吹。向令落他门,宁有生还期。汝伯俟斋翁,平生心相知。归时相问讯,细话此中时。
扁舟同师山拜山翁于蒲坂别墅蒙赐诗步韵奉答 其二
平皋断岸蔚深深,鹤渚山翁钓石临。忧国空余双鬓雪,为渔已了百年心。漫从云水寻芳躅,坐爱松篁落翠阴。乘兴重来应不远,扣弦还许续高吟。
浏览全部 227 首
月夜作
静夜待明月,月高人始眠。觉来明月色,犹在草堂前。起坐弄清影,孤怀方悄然。松风吹万籁,余响入山泉。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二
春宵花月值千金,爱此花香与月阴。月下花开春寂寂,花羞月色夜沉沉。杯邀月影临花醉,手弄花枝对月吟。明月易亏花易老,月中莫负赏花心。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床 其一
昼亦蝴蝶,夜亦蝴蝶。普天长春,芳草无歇。在我窝兮不可妨,玳瑁珊瑚终剥床,枕中江汉菰蒲香。
戏答 其三
墟背同参辟谷方,频年空羡蟹无肠。可怜我亦寻蛇食,那有黄鳝瓮里藏。
题倭僧所画菖蒲小景四首 其三
昔在嵩高日,仙人不可招。独行南涧底,采得虎须苗。
自余杭归宿淮口作
为郡已多暇,犹少勤吏职。罢郡更安闲,无所劳心力。舟行明月下,夜泊清淮北。岂止吾一身,举家同燕息。三年请禄俸,颇有余衣食。乃至僮仆间,皆无冻馁色。行行弄云水,步步近乡国。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此外吾不知,于焉心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