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再过故人霍元方故居因作诗以寄嗣子怡伯怡仲
重过东崖处士居,门前犹有故人车。九原风雨三生梦,一壑烟霞万卷书。华表何年重见鹤,淇滨今日独观鱼。知君不减遨游兴,万里骑鲸入太虚。
赵樵山见和复用韵以答之 其二
故里初归整顿中,草堂欲学浣花翁。芳樽酒熟浓浮蚁,老眼诗成远送鸿。晚节半篱黄菊露,秋声一榻碧梧风。于今只有樵山在,暮景何妨事事同。
酬鲍节判见赠陈叔起所画青山白云图十二韵
浙东陈叔起,挥洒异尘寰。思入烟霞窟,功移造化关。芳名唐棣并,逸驾董元攀。远势横千里,分流转几湾。亭台青嶂外,村落白云间。绿合高低树,岚分远近山。石危芳径稳,浪静小桥闲。草木藏盘谷,峰峦耸黛鬟。境幽人迹少,林暗鸟声悭。隐约棋中趣,从容物外颜。郡侯遗粉绘,野老乐痴顽。欲觅山中路,相期日往还。
洪武癸丑九月十八日为外兄集贤大学士张东谷贺八十 其一
甲午重经癸丑年,人间八十地行仙。名齐绿野堂中相,望重香山画里贤。卿士月华临故国,老人星彩丽中天。九龄已立开元业,有酒何妨醉寿筵。
太行险一首送李尚友秦士能二秀才还陵川县学兼寄教谕马(阙) 训导路世安刘九成三契旧
太行之势高倚天而险拔,地鸿蒙磅礴不可以涯际兮,中原万古之名山。山中之路不知何年始开辟,羊肠萦纡孰得以形状,险巇可畏惊尘寰。下瞰涧壑微茫之天井,上拥峰峦缥缈之云鬟。商来贾往迤逦而不绝,梯危磴绝劳跻攀。嗟予乘蹇十步五步一下,时见草腥而木恶,土老而石顽。搴衣扶杖以登顿,远望俯视黄河之在目,微如潦水澄一湾。山家诛茅斩木作旅馆,小如蜗舍蔽风雨,衣食之资何其难。一尺树根不出土,凿臼舂米于道左兮,行人为叹生涯悭。流民负戴襁褓者,吾亦悯其妇寡而夫鳏。青林仰不见白日,中无人兮不可以久留,三日之路万曲而千弯。惟有珍禽奇鸟得所乐,惺忪巧语和绵蛮。石城之畔几蹭蹬,石苔树藓苍斓斑。黄崖之巅雨中过,行不可行,立不可立兮,使人睥睨凋朱颜。欲下未下更回首,不数马陵之道居庸关。卓卓仙李英华秦仲裔,梁栋之梓非茅菅。往返相送五百里,我独东去君西还。翩翩文采不忍别,双鹄飞入青云间。传道授业有师在,愿加雪窗萤几之功兮,寸阴莫使成虚闲。后日南宫战艺想得隽,玉笋并列枫宸班。送君有诗无好句,芜词正望重加删。
元方既次韵见寄又闻辞训导之职来归东崖故居乃再用前韵以贺之 其三
旧隐高崖曲岸中,疗饥归作采芝翁。无人径造依亭竹,有子书追戏海鸿。门外小船渔笛月,篱东矮屋酒旗风。先生襟韵知何似,秋菊春兰臭味同。
浏览全部 94 首
寄李仁甫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杂咏六言八首 其二
台卿遗令画赞,渊明祭文挽诗。乍可裸尸仰药,勿求敕葬宣医。
元方次韵见答复用韵酬之
先生家在画图中,修竹幽亭一醉翁。舍后伾山翔白鹤,门前淇水落苍鸿。散人名号龟蒙趣,高士衣冠孺子风。更有东崖出尘表,云朝烟暮太行同。
耒阳展张桓侯饮马石
千秋一石勒遗名,瞻拜徒深吊古情。颜色未随阶草坏,精灵犹傍藓花生。才非百里知雏凤,贼破中原仗老兵。江畔孤亭风雨夜,如闻怒马啮刍声。
次张孝夫述怀韵
芙蓉池馆得秋多,深巷浑无俗客过。河朔明星遥拱极,街衢尺雨任扬波。豸冠风采当重整,驹隙光阴有戟何。坎止流行随所遇,暂时留憩白云窝。
徐孺子亭
高士亭今废,遗基俯碧流。声名著东汉,人物重南州。友致生刍奠,宾延下榻留。平生惟食力,禄仕岂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