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四(明·李贤(原德))
古书乃糟粕,见笑斲轮老。吾惟效明哲,此身贵能保。岁丰喜囷盈,雨绵幸薪燥。此外复何求,农事宜及早。团栾在一室,儿孙喜盈抱。区区利名场,于我何足道。
再和谩书韵(明·李贤(原德)) 其四(明·李贤(原德))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蠢钝形躯不奈炎,偏宜露顶坐风帘。高才处世如舟险,佞口交人似蜜甜。几上遗编开睡目,琴中流水拂垂髯。客来忽见平生友,好是灯花昨夜占。
尘(明·李贤(原德))
非烟非雾掩晴晖,九陌行人势莫违。梁上曾因歌韵起,驿前长逐使旌飞。几番雨打方归地,一阵风吹又上衣。自是甘心云外客,纤毫不许到林扉。
和陶诗 荣木(明·李贤(原德)) 其一
荣木攸攸,春光在兹。宛其悴矣,孰能恋之。今我不乐,将复何时。光阴之速,瞬息乎而。
行路难(明·李贤(原德))
行路难,难更苦,孤影飘飘无定所。关河迢递渺天涯,长风吹梦归乡土。乱石滩中一叶舟,江心白浪风飕飕。剑阁崔巍连鸟道,萦纡诘屈心烦愁。行路难,难更险,岁月无情何冉冉。山头夕照树千行,天外秋光鸿数点。对景增离忧,莫作汗漫游。百样艰辛在行路,不如高卧藏林丘。
和陶诗 拟挽歌诗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其一
人生百年中,日月何迫促。但恐无实行,后世不足录。死生如夜旦,荣悴同草木。昔闻子产死,郑人多巷哭。惟知生时情,非望死者觉。从今归大化,更无荣与辱。役役久在世,此心何时足。
浏览全部 326 首
送皇甫曾赴上都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秋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离心日远如流水,回首川长共落晖。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沾衣。
别徐处士归严州
浙水连天白,轻帆带雨飞。榻悬高士去,钓在故人归。秋尽雁初过,江空鱼正肥。君如招伴隐,我正欲相依。
游灵云寺
朝回天尚早,骑马到岩扉。涧水流花去,山云载鹤归。和羹芹菜嫩,荐酒蕨芽肥。适意坐来久,空岚吹满衣。
晚春感事四首 其一
风恶房栊燕子归,雨多山路蕨芽肥。青餈旋捣作寒食,白葛预裁充暑衣。稚子日长供课早,故人官达寄书稀。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矶。
北渚
北渚露浓蘋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新秋渐近蝉更急,残日已沉鸦未归。铜镜面颜无药驻,玉关勋业与心违。一蓑一笠生涯在,且醉苍苔旧钓矶。
清溪行
山色碧与溪,扁舟泛落晖。水烟帆界破,水鹭桨惊飞。岛屿随流曲,渔监隔岸微。月明何处宿,待访子陵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