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看书有感(明·李贤(原德))
铨府务益广,或有半日闲。乘闲看古书,忸怩愧我颜。圣贤今已矣,慨然发长叹。纷纷安厚禄,宁复思素餐。非无书万卷,曾不诵伐檀。缅惟范文正,高名重丘山。寥寥千载后,谁复与之班。黾勉效分寸,汲汲不惮烦。先忧与后乐,志欲回狂澜。安得似鱼水,不见遭逢难。谁云出望水,依然在人寰。滞画岂有疾,去鲁不为膰。所愿非如此,烦君听猗兰。
题梦萱堂(明·李贤(原德))
儿生三岁母即亡,母心恋儿魂悲伤。儿在童蒙浑不觉,母魂恻恻时护防。日居月诸儿渐长,始有知觉动思想。愀然问爷母不存,涕泗潸然心惚恍。母有魂,儿有身,幽明无路得相亲。母向梦中见儿语,儿初不识母酸辛。觉来问爷惊所见,儿说形容爷与辨。衣裳总是没时穿,音容不异存日恋。儿知是母顿欲绝,五内崩摧泪成血。毁形便若初丧时,饘粥一御哀情切。嗟哉卫氏孝且纯,古有曾参亦可伦。天性由来非矫作,风俗如此宁不淳。人生何幸父母存,恬不为养独何心。视此安能不汗恧,抚卷因成孝子吟。
和陶诗 答庞参军(明·李贤(原德)) 其三(明·李贤(原德)) 押支韵
学如不及,古人孜孜。人百其能,已则千之。所业伊何,读书诵诗。伊既学矣,云胡不思。
谒华岳庙(明·李贤(原德))
华岳巍巍势独雄,层霄削出翠芙蓉。红光映日仙人掌,黛色连天玉女峰。绝顶泉飞千尺练,悬崖根固万年松。四时赖尔兴云雨,历代尊崇祀典隆。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十(明·李贤(原德))
早年愿求道,言不听无稽。潜心事编简,结茅在阴崖。有酒乃独酌,拍拍春满怀。惭无颜氏叹,仰之高复弥。但恐中道画,工夫竟支离。聊欲试弦歌,柰此尘缨羁。浩然赋归来,初心终靡亏。
晏婴(明·李贤(原德))
相齐三世显诸侯,危行危言霸业脩。知友仲尼能久敬,论封何事沮君谋。
浏览全部 326 首
菩萨蛮 其二 霜天旅思
霜风飒飒溪山碧。寒波一望伤行色。落日淡荒村。人家半掩门。孤舟移野渡。古木栖鸦聚。著雨晚风酸。貂裘不奈寒。
北京八咏 居庸叠翠 其七 卢沟晓月
河上人家尚掩扉,河中孤月荡寒辉。清霜古店闻鸡早,落叶空林见客稀。飞雁渐随秋影没,远山还映曙光微。壮游记得从东道,疋马高吟此际归。
送别虞管勾幼悦上赣迎候御史却还省中
郎官迎候绣衣归,十月清霜傍马飞。省署总推容礼盛,边隅人报简书稀。星横野戍乌啼早,日落江城雁影微。千里严程当晏岁,驱驰莫遣壮心违。
秋暮夜宿望亭
茅屋沿堤密掩扉,官桥昏黑泊船稀。守关戍火明村坞,隔岸渔灯照石矶。寒木尽随溪雨落,断鸿犹趁野云飞。篷窗攲枕浑无寐,倦听人家夜捣衣。
秋思
鱼复城边逢雁飞,白头羁客恨依依。远游眼底故交少,晚岁人间乐事稀。云重古关传夜柝,月斜深巷捣秋衣。官闲况是频移疾,药鼎荧荧卧掩扉。
送粱公
一瓶兼一钵,离思自然轻。野水迎风渡,空山带雨行。荒村过晚食,破衲任残更。莫以前途远,经年住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