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二(明·李贤(原德))
王母居琼台,灵丹注童颜。种桃瑶池曲,结实三千年。朝游蓬莱岛,暮住昆崙山。方朔今安在,谁从问斯言。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三(明·李贤(原德))
荣辱与得丧,前运安可量。进退一从容,吾爱张子房。伤哉淮阴侯,俛首入未央。非无报国心,如藿倾太阳。安得秦时镜,为我照衷肠。
月(明·李贤(原德))
月方太阴精,形圆质亦清。其体本无光,日照方能明。望远翔相随,傍观亏复盈。山河微有影,九道分其行。左旋最为迟,闰余岁方成。云何望中食,太阳射其形。于以象后德,逊避斯为宁。
再和谩书韵(明·李贤(原德)) 其五(明·李贤(原德))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小窗已减数分炎,的是今朝雨一帘。立志光阴须寸竞,养生滋味戒多甜。思乡远望频回首,得句长吟一奋髯。莫讶蓍龟成亹亹,从来谋事贵先占。
和陶诗 归鸟(明·李贤(原德)) 其四(明·李贤(原德))
归鸟迟迟,林下萧条。日既久矣,宿于丛标。载戢其羽,鸣声交交。亦既倦矣,云何能劳。
和陶诗 赠羊长史(明·李贤(原德))
皞皞不复见,斯民但欢虞。君今向关陕,为我访遗书。两汉存旧迹,想见东西都。望望入秦川,商颜正当踰。绮皓有遗庙,佳气还扶舆。斯人虽已没,名与天壤俱。椒浆可致奠,不必久踟蹰。深谷空逶迤,紫芝今何如。闲云翳层岭,零露盈春芜。吊古动高兴,幽景良足娱。若人去云久,尘世迹已疏。我亦欲遐览,一使襟抱舒。
浏览全部 326 首
潼关城楼
崔嵬天设险,城阙莽风尘。关势连函谷,河声走孟津。有能望气者,留意弃繻人。日暮危楼上,悠悠作客身。
游陕西登太行山感赋
陕城形势天下雄,河流滚滚与天通。巍楼翼翼崤函关,时有舟楫泛其中。北望太行势崇隆,千里叠巘望不穷,九秋万里起长风。城头苍翠极太空,县衙池沼倚高墉。河声岳色自雄濛,朝晖夕霭应接同。老夫七十意与浓,东望崤函汉关封。西顾桃林秦塞空,喟叹河山心有忡。
运使直阁郎中张公同年挽词三首 其一
忽作霜松折,犹残旧桂丛。仙山芸阁冷,郎署粉闱空。节荡函金虎,车轓掩画熊。凄凉追往事,忍看一旌红。
望岳
客行西入函关道,秀气东来满关好。北顾黄河天际流,回望荆山欲倾倒。前瞻太华三峰高,中天屹立争雄豪。群山朝岳皆西走,势似长风驱海涛。金天杀气何萧爽,羽驾飙轮应可往。安得云梯倚碧空,上拂烟霞看仙掌。
天寿山
银峰翠壁峙诸孙,岳势雄开祖宅尊。关塞正当山右臂,风雷近接海西门。龙过古涧多成雨,虎撼长松半出根。隐隐五陵佳气在,欲攀弓剑泣深恩。
披云亭
秦关百二山河固,陕服城闉控此中。别构栋梁成爽垲,俯观竹树立青葱。虚檐豁敞迎朝日,曲槛萦回带晚风。登眺自欣襟带地,万方辙迹坦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