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芦沟晓月(明·李贤(原德)) 芦沟晓月 其四 南囿秋风(明·李贤(原德))
南郊八月天气清,囿中万木皆秋声。灵台灵沼足萧爽,似游阆苑登蓬瀛。长堤迤逦疏杨袅,十里芙蓉香不了。翠柏阴摇辇路凉,碧梧影动行宫晓。麋鹿呦呦雉兔肥,鸥鹭浮沈鸿雁飞。兰菊总芳时可乐,稻粱正熟农无饥。时哉游豫民心喜,缅想周文可同轨。惜哉汉武纵高歌,不知耕敛真徒耳。
和于少保书怀(明·李贤(原德))
王事关心夜不眠,孤忠应得圣君怜。忧勤肯负平生志,清白还教后世传。莫厌锦袍悬玉带,曾扶红日上青天。一身四海安危系,未许烟波理钓船。
和陶诗 癸夘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其一
古来耕耨劳,秉耒身已践。四体良亦劬,岁歉饥不免。沮溺今安在,怀贤兴何缅。我咏豳风篇,预立斯为善。允矣人事勤,勿云天道远。所以避世心,长往竟不返。有酒斟酌之,此兴良不浅。
自君之出矣四首(明·李贤(原德)) 其三(明·李贤(原德)) 押麌韵
自君之出矣,春风不入户。见说蜂蝶残,何曾到园圃。
看书有感(明·李贤(原德))
铨府务益广,或有半日闲。乘闲看古书,忸怩愧我颜。圣贤今已矣,慨然发长叹。纷纷安厚禄,宁复思素餐。非无书万卷,曾不诵伐檀。缅惟范文正,高名重丘山。寥寥千载后,谁复与之班。黾勉效分寸,汲汲不惮烦。先忧与后乐,志欲回狂澜。安得似鱼水,不见遭逢难。谁云出望水,依然在人寰。滞画岂有疾,去鲁不为膰。所愿非如此,烦君听猗兰。
喜晴(明·李贤(原德))
天昏雨方密,悄悄幽窗寂。就枕已成梦,雨声犹未息。觉来气愈爽,风细木叶响。纸窗忽已白,云净月华朗。揽衣开双扉,深院凝清辉。吟眸四边开,无限秋色来。偃仰东方曙,林间鸟飞去。回首扶桑日正红,归鸿几点散晴空。新秋雨霁人心喜,我心亦与人心同。
浏览全部 326 首
望华山
白帝真源紫界封,金天削出翠芙蓉。高擎零露仙人掌,俯瞰明星玉女峰。阳壑春留千岁草,阴岩雪荫四时松。频年来往尘埃里,敢向山灵问逸踪。
大晟府拟撰释奠十四首 迎神用《凝安》。 其一
(黄钟为宫)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并隆。神其来格,于昭盛容。
登岱
高以天为限,名标日观雄。尊崇首五岳,典秩目三公。刹影云端见,钟声海上通。何当凌绝顶,怀抱一为空。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峻极巍峨势望雄,层峦叠嶂翠重重。为神有感兴唐祚,作镇无疆福晋封。材产十州资构厦,泉分数邑润耕农。幽岩旧榻高人隐,绝顶遗坟古帝踪。欲雨片云生峭壁,未明先日照危峰。断崖当午晴雷震,深壑经秋积霭浓。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禅时见戏潭龙。名光祀典传千载,仰祝牲牢致享恭。
和薛大理华山诗韵(明·李贤(原德))
太华高峰压众山,五龙宫殿四时寒。云开翠色飘晴汉,日映岚光接晓关。空外莲池当绝顶,望中仙掌献层峦。奇踪多少烟霞里,何日登临得遍看。
咏瀑布
飞落寒泉一派高,初闻响似浙江潮。松阴无雨云长润,石窦虽晴雪未消。素练几时悬绝壁,白虹千尺跨层霄。丹山自是神仙府,弱水流来故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