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六(明·李贤(原德))
东溟浩无极,云有扶桑木。根盘数百里,枝叶荫旸谷。咸池若鼎沸,太阳方出浴。忽焉升中天,万象无不烛。
尘(明·李贤(原德))
非烟非雾掩晴晖,九陌行人势莫违。梁上曾因歌韵起,驿前长逐使旌飞。几番雨打方归地,一阵风吹又上衣。自是甘心云外客,纤毫不许到林扉。
寒梅赓韵寄友人姜贵宪(明·李贤(原德)) 其二(明·李贤(原德))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闻说藏脩惜寸阴,独怜梅树寄疏林。清生院宇春香细,寒印庭阶月影沈。应许老逋吟瘦骨,肯教狂蝶见芳心。孤标未必淹乡邑,青琐行看振佩音。
玄妙观会同年次韵(明·李贤(原德))
宿雨初晴月漏光,琳宫桂子散秋香。相逢尽是他乡客,一举何妨累十觞。
雍熙寺书(明·李贤(原德))
维扬逢小春,风叶散空宇。寂寞寄雍熙,悲乡泪如雨。何以慰我心,灯下援琴抚。知音苦未逢,芳华为谁吐。
和陶诗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明·李贤(原德))
夙昔慕前脩,行藏合自然。天地为逆旅,此身无百年。法度在方册,中道不宜偏。奈何益蹇滞,辛苦事田园。虽值年岁丰,四壁空在廛。适抱蒙庄戚,凄凉成独眠。自非大圣资,中情宁不迁。兴寄孤琴里,涕落寒灯前。茅屋晨未启,寂寂无炊烟。陋巷屡空者,徒为尼父贤。
浏览全部 326 首
玄兔
偷食嫦娥染鬓膏,便披玄褐褪银袍。狡猊乍睹潜三窟,老鹤遥窥避九皋。昼浴墨池增瑞色,晓行雪地见秋毫。信知此物非常有,赞咏惟惭句不高。
挽程枢密 其一
厚德推吾党,脩名霭列绅。明经魁别幕,仗节聘殊邻。南峤思良牧,西枢失重臣。龙原高冢在,千古卧麒麟。
大水后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独此怀百忧,思归卧云壑。
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送章彦端赴夔州太守
春雪遍林皋,清寒袭缊袍。题诗送贤守,呵冻强挥毫。别思巴江永,才名蜀岭高。文翁嘉政在,化俗莫辞劳。
寿吴封君九十翁子参政宪副侍养其孙峻伯郎中来请诗
天目横佳气,苕源出紫涛。年同授书老,家是徙陵豪。乔木千林色,江湖万顷膏。身轻邛竹杖,兴远木兰舠。大陆双鸿羽,芳池一凤毛。金绯陪几屐,芝玉散庭皋。肤挹青精润,歌裁白苧高。兹辰玳瑁宴,上客鹔鹴袍。露掌仙人馔,云盘帝母桃。雕厨荐杞菊,银烛醉葡萄。名已丹书宠,恩应束帛褒。独惭西署列,班管罄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