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酬刘柴桑(明·李贤(原德))
嗟我承佳惠,多君义已周。况有珠玉句,清如江水秋。譬之嘉禾茂,稂莠净田畴。厚德不可虚,赓酬许我否。何日携琴酒,同为山水游。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明·李贤(原德)) 其一
岚黛迢迢见鹫山,谁将一镞破三关。暂留金界看云卧,谩倚珠林伴鹤閒。烟外鸟依晴嶂下,溪头僧背夕阳还。诸天礼处闻清梵,灯火荧荧紫殿间。
望气台(明·李贤(原德))
灵宝城南古望台,仙人相遇亦奇哉。老聃未跨青牛至,尹喜先瞻紫气来。道德传时方领悟,蜀川逢处又徘徊。嗟予自是儒门客,方外安知有异才。
和陶诗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明·李贤(原德))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二(明·李贤(原德))
山川恣游览,不归将安之。行止任自然,何必有定期。僮仆守成训,依然顺农时。虽无盘杅铭,此心恒在兹。归来对松菊,卮酒安得辞。沧洲寻旧盟,鸥鸟勿相疑。
过汉中(明·李贤(原德))
忆昔高皇王汉来,故城千载使人哀。寒烟犹锁观星阁,芳草空铺拜将台。席卷三秦传妙算,势摧西楚见奇才。当时不用萧何策,帝业焉能向此开。
追思先母(明·李贤(原德))
慈母殷勤岁月多,一门百口赖调和。堂前香暖双姑馔,灯下声寒五夜梭。釜禄方期延寿考,桑田忽讶变沧波。徒将富贵成哀感,罔极深恩可奈何。
浏览全部 326 首
至日有感二首 其一
两逢至日惊身老,远寄周南览物悲。佳节风烟长惨惨,他乡人物自熙熙。荆榛崤渑秦关破,草树芳华隋苑隳。怅望高歌一回首,兹辰尊酒莫相违。
白雪
龙门百尺,根太古、鸾渟凤峙修桐。镣越谅霄,工良制巧,裁成换徵移宫。梦魂通。梦仙远、散雪归风。也应似、狱中埋剑,吐气亘长虹。因甚谪处夜郎,蛮书赤雅寄孤踪。想伴逐臣迁客,乡思断归鸿。还自惜、爨材蕤铁,赏会托成钟。抚琴三叹,知音旷古难逢。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 其一十四
迢迢秦塞,南望吴门。对酒不饮,设琴不援。何以代面,寄之濡翰。何以写怀,诗以足言。无密玉音,以慰我魂。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此谓趁日力以进道者言之也苟不进道总是虚生修短何辨焉苟干道有见处夕死可矣然则死生讵足为大哉 其三
人情心事古犹今,寂寞空林寄此心。贤圣不分聊中酒,亏成忘尽一开琴。有书终日只掩卷,无病长年亦拥衿。即使癃然似桑户,未逢点也是知音。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 海上石笋
常爱仙都山,奇峰千仞悬。迢迢一何迥,不与众山连。忽逢海峤石,稍慰平生忆。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七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已得慰生平,绝弦勿复悲。深沉扬执戟,玄文准伏羲。千年未愿赏,岂欲求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