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八(明·李贤(原德))
农时我扶犁,蚕月妇勤桑。衣不充布帛,食宁厌糟糠。虽无陈蔡阨,终岁几绝粮。天灾莫能测,或雨或愆阳。坐此拙生计,未能免忧伤。济已尚无术,活人那有方。每荷南邻叟,邀我共壶觞。
题画(明·李贤(原德)) 其一
素花香绕翠玲珑,石锁苍苔隐绿丛。枝上寒皋窥锦雉,羽毛惊动白蘋风。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四(明·李贤(原德))
古书乃糟粕,见笑斲轮老。吾惟效明哲,此身贵能保。岁丰喜囷盈,雨绵幸薪燥。此外复何求,农事宜及早。团栾在一室,儿孙喜盈抱。区区利名场,于我何足道。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十(明·李贤(原德))
炎帝有少女,因游溺东海。化为精卫禽,怨魄固常在。日衔西山木,填海誓无悔。海枯恨始平,千载恐难待。
和陶诗 劝农(明·李贤(原德)) 其五(明·李贤(原德)) 押寘韵
力田乃丰,不勤则匮。舍此为生,衣食何冀。譬之学奕,而思鸿至。俯仰之间,求无斯愧。
和陶诗 归鸟(明·李贤(原德)) 其四(明·李贤(原德))
归鸟迟迟,林下萧条。日既久矣,宿于丛标。载戢其羽,鸣声交交。亦既倦矣,云何能劳。
浏览全部 326 首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 其三十二
报岁常多野祭,迎年亦有巫歌。击壤升平旧老,欣随社鼓婆娑。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 其六
瑶花已三白,腊戍当兹晨。田家愿丰稔,对此尤欣欣。岁功已云毕,斗酒叙比邻。共言足公赋,击壤同尧民。惭予不耕者,承乏侍紫宸。素餐不见斥,惟应仰皇仁。(右宸字)
歌元丰五首 其四
放歌扶杖出前林,遥和丰年击壤音。曾侍土阶知帝力,曲中时有誉尧心。
次韵三首 其三
拂拂东风欲辨晨,新晴和气满郊闉。未妨吹雅存豳俗,何必沉巫怖邺民。田父扶携问鸡卜,村姑呼唤祭蚕神。柴门不识徵租吏,便是尧时击壤人。
岁稔
今岁稔熟收田禾,笼鸡担谷主人家。农人时节一醉饱,揶?起舞相喧哗。
自释二首 其二
遭时如尧舜,击壤欢且歌。归田尚叨禄,天宠固已多。敢复邀长年,寓景随流波。有酒即觞酌,风日眷清和。俯悲秦晋士,含饥避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