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劝农(明·李贤(原德)) 其五(明·李贤(原德)) 押寘韵
力田乃丰,不勤则匮。舍此为生,衣食何冀。譬之学奕,而思鸿至。俯仰之间,求无斯愧。
次邹都宪韵(明·李贤(原德))
晓出都门兴已浓,长亭南去蜀川通。数行白雁浮云外,一抹青山落照中。行已但遵先圣训,济时须继古人功。平生亦有澄清志,愿补中兴治道隆。
过汉中(明·李贤(原德))
忆昔高皇王汉来,故城千载使人哀。寒烟犹锁观星阁,芳草空铺拜将台。席卷三秦传妙算,势摧西楚见奇才。当时不用萧何策,帝业焉能向此开。
和陶诗 咏贫士七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咏贫士七首 其二(明·李贤(原德))
静观万物理,澄心坐南轩。落英已满地,新蔬复盈园。夜庭来明月,晓屋未炊烟。轮蹄寡来往,简编复穷研。君子能固穷,吾遵宣父言。请看七十子,谁如回宪贤。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明·李贤(原德)) 其五(明·李贤(原德))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白云缭绕四围山,十里松阴始扣关。石涧风篁偏引兴,云房清话暂乘閒。山头野鹿衔花至,月下高僧洗钵还。明发归程朝雨净,绀园回首翠屏间。
和陶诗 责子(明·李贤(原德))
为人体忠信,相副名与实。学文在余力,无徒玩纸笔。各宜勉尔志,求与古人匹。苟不勤诗书,致身那有术。我言徒谆谆,十不记六七。譬之垄上苗,结秀在坚栗。贤愚且听天,不须嗟造物。
浏览全部 326 首
熙宁祀皇地祇十二首 迎神用《导安》。 其七 太祖用《佑安》。
光大含弘,坤元之力。海宇咸宁,烈祖之德。作配方坛,不僭不忒。子孙其承,毋替厥则。
乘黄一章章二十八句 咏图寿何古叟也
我闻有昔,皇运其昌。维王修政,舆服孔章。氤氲聿胎,肇化厥祥。曰狐斯非,乃麟是方。载觓其角,爰在厥肩。奇肌象武,显仁用刚。嗟嗟古叟,侯德维臧。文以敷化,武以遏强。帝锡元功,义闻攸芳。维胤维贤,世德用张。曰国之桢,申锡斯皇。庆筵具止,乐奏有锵。爰歌孔硕,其风则长。嘉乐君子,吁嗟乘黄。
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十
帝子惟贤,懋昭厥德。跪冠于房,玄冠有特。鼓钟喤喤,威仪抑抑。百礼既洽,祚我王国。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其三
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辉不泯,而映邦国。静以有神,动而作则。九皋千里,其声不忒。
采蕺 其三
厥草匪甘,厥蔬匪香。维其味之,岂曰嗜之。心焉孔焦,胆焉亟尝。唯其苦之,是以取之。
郊庙歌辞 享先农乐章 咸和
粒食伊始,农之所先。古今攸赖,是曰人天。耕斯帝籍,播厥公田。式崇明祀,神其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