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碧梧苍栝之轩吾寝之前有屋甚虚明屋下有一梧一栝并秀于庭因名之云
吾轩陋无取,赖有此嘉树。梧栝各一植,当前郁分布。正比双国士,裒然在宾阼。我是轩主人,对越自朝莫。读书接叶下,小酌亦可具。徘徊弄华月,凉影乱瑶璐。疏繁来冷风,拂亚湿清露。始信昌黎公,喜为五楸赋。我初作轩时,自以偃息故。轩树本无因,偶合亦有数。以树名吾轩,以物表所遇。树色如得意,我亦成其趣。栝古枝相摎,偃蹇抱贞固。梧身耸而拔,未可限尺度。迟彼鸾与鹄,引子来相附。时时扫蝼蚁,霜皮虑其蠹。但笑三千年,羽化我当去。我去空此轩,当为谁所住。轩亦空此树,当为谁所顾。存亡俱冥冥,天地聊一寓。
徐甥子修童赘
吴人多男效秦赘,赘男与人如接树。抱他根本作春色,为荣为枯信天赋。小儿拜我下堂行,双丱垂疏绣襦裤。欣欣何省傍人门,离家苦动爷娘虑。老夫为渠且莞尔,儿债眼前宽一步。
挽范老
双目冥冥与气沉,有何牵挂子孙心。解骖谁补无从泪,就布聊为不足衾。破屋秋风茅把尽,孤坟落日水声深。老奴封土辞归后,安得松楸作树林。
杨花二首 其二
恃何颜色漫狂颠,虽取花名未敢怜。寒士衣裳思挟纩,相公帘幕欲漫天。吹嘘不起春泥上,撩乱无端老鬓边。一种当门小儿子,傍风因日弄轻圆。
金山寺吉公房小酌
常惜忙未到,到来方悟閒。过江如隔世,入寺不知山。风气薄诗骨,夕阳浮醉颜。古人夸一宿,三宿我才还。
饮中冷泉
此山有此泉,他山无此泉。泉名与山名,并为天下传。山泉两合德,珠璧辉江天。宛在水中央,天使尘土悬。山本一江石,泉井从石穿。非鬼不可凿,人莫知其源。黟深贯龙窟,不溢亦不骞。我久负渴心,始脩一啜缘。凭阑引小勺,冰雪流荒咽。载灌肝与肺,化作清泠渊。沁沁若沆瀣,逐逐空腥膻。至味谢茗荈,亦不从烹煎。谬哉康王谷,欲胜宜未然。未伺鸿渐知,但饮必推先。由我口舌譬,亦获参其玄。世多未沾者,茫茫尚垂涎。满注两大罂,载归下江船。摇光荡江月,汎影云亦鲜。分润及乡人,七碗同通仙。
浏览全部 1039 首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二首 其二
少日曾题菊枕诗,蠹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梁园对月
儿时曾住汴梁城,二十年来重此行。一片凤凰池上月,向人还似旧时明。
送林元质彬之西上
二十年来共短檠,相亲不减友于情。风高鹗版曾双中,海阔鹏抟不计程。宣力棘围新扁额,题诗梨岭旧家声。瓣香旦旦为君祝,唾掌功名在此行。
天津闲步
洛阳城里任西东,二十年来放尽慵。故旧人多时款曲,京都国大体雍容。池平有类江湖上,林静或如山谷中。不必奇功盖天下,闲居之乐自无穷。
自题新绿堂图,次杨君开先生韵
缥湘乍拂余尘暗,始讶流年换。锦园明月旧南楼,识否当时青鬓不知愁。墨痕翠滴浓于雨,点点增离绪。乱红无语过芳时,又是浓荫密叶满平池。
樊樊山先生赐题双修阁近作诗片七律一首谨次元韵赋谢(三首) 其三
酌兕思称竹叶尊,司书辟蠹学长恩。相思南国拈红豆,入望西山扫黛痕。旧稿手钞《居士集》,新庐指点大乘门。閒游古寺温诗梦,留得枯荷叶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