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赠沈以节
粉奁尘满砚池枯,且款清谈事酒壶。好客诸侯何处有,通财知已近时无。芭蕉夜雪阑新兴,蛱蝶春风卷旧图。念我平生钓竿手,扁舟特为写江湖。
落花五十首 其一十六
处处春光花满烟,忽随春去使凄然。风前败兴休当立,窗下关愁且背眠。放怨出宫谁恋主,抱香投井死同缘。夕阳寂寞江南北,吹满西兴旧渡船。
润色旧临倪云林小景
迂倪戏于画,简到更清臞。名家百余祀,所惜继者无。况有冲淡篇,数语弁小图。吴人助清玩,重价争沽诸。后虽有学人,纷纷随繁芜。崔子彊我能,依样求胡卢。墨涩不成运,林惭涧与俱。何敢希典刑,虎贲实区区。丑恶正欲裂,捲去不须臾。今夕秋烛下,载见眼模糊。妄意加润色,泥涂还附涂。崔子岂不鉴,爱及屋上乌。
生色海棠
粉合胭脂作晓妆,富于颜色吝于香。东风不肯全分付,相对梅华各断肠。
题画三首 题画三首 其二
流泉无停迹,静者临其旁。跳珠石触起,霏花衣渗凉。倾听入希声,载漱空膏粱。嗒然与心契,岂复嗟望洋。
题杜东原先生雨景
老原作画墨法熟,纸上沈沈泼浓绿。重林湿叶欲垂地,合涧流淙似鸣玉。庐山九叠翠不乾,秋影平吞此长幅。借看真怕雨拂面,要为时人洗双目。滕王珠帘正堪卷,董家破屋不可宿。出门一笑青天高,犹怪春泥污吾足。
浏览全部 1039 首
采菱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西湖竹枝歌 其二
采菱女儿新样妆,瓜皮船小水中央。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情谩比藕丝长。
送赵君十绝 其六
一榼村醪插别筵,清风急雨送归船。望中未是湖州境,便有吴歌唱采莲。
相和歌辞 采莲曲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荡漾波。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谁家家住远。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竹枝歌二首 其一
春风满山花正开,春衫女儿红杏腮。侬家荡桨过江去,为问阿郎来不来。
采菱词
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鸳鸯与鸂鶒,对对浮清川。采菱白晰郎,荡桨后复前。偶逢西家姝,隔浦来采莲。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采采忘采角,但采叶在船。赠我双莲子,庶几不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