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惠山杂歌六首 其四
漪澜堂下水长流,暮暮朝朝客未休。纵有《茶经》无陆羽,空教煎白老僧头。
和浦文玉观水二首 其一
新晴出郭门,四野惟一水。忆自庚午年,两恒尝见此。坐我天上身,江南画船里。陶谢空遐思,今有桂岩子。
秋野用杜韵
河汉三秋隔,星辰万里违。客怜双鸟去,僧讶一人归。相马吾何有,知鱼尔亦非。春风故相爱,吹绿北山薇。
八月二十九日门人华云来自汪司成器之所致吾师少师西涯先生之讣哭已有作
忽自司成得讣音,燕山湘水夜沈沈。百年恩义师兼父,千载文章古在今。无路可奔空缟素,有身堪铸乏黄金。京华北斗遥瞻处,泣对朱弦欲碎琴。
雪洲追吊夏叔度亦用涯翁尊师韵
月寒沙白水如烟,兴在中洲望宛然。岂有机心将避世,不知医道已通仙。孤舟自系须人渡,一鹤时飞为客传。雨露春来江岸阔,吊君何处放湖船。
谢方石先生挽词
我归林下公长逝,千里诗筒望不来。海隐本非唐少室,山居真似宋徂徕。雅歌何处声相和,野服它年手自裁。有石大书明祭酒,古松阴里墓门开。
浏览全部 102 首
李氏小园 其二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纺车行
江南多木棉,轻暖胜齐纨。慈母勤夜纺,孤镫悬阑干。皑皑洁白华,照见冰雪肝。线断使复续,车毁使复完。车影似明月,一轮何团团。月轮四更落,车轮仍盘桓。线影如银河,九折回波澜。波澜无已时,得成布一端。裁布制儿衣,卖布供儿餐。儿食日二簋,母食日一箪。儿身著新袄,母身芦衣残。时纺时课读,画荻呼儿看。计偕儿北行,拜别具儒冠。门外牵儿裾,十指尽成瘢。不畏操作苦,翻畏关山难。母心如飞毂,母手如转丸。病亟床蓐冷,还虑儿身单。命取车上线,缝衣寄长安。衣线长在身,缝者骨已寒。仿佛梦魂中,轧轧声未阑。秋林听络纬,飞鸣犹悲酸。酸风吹泪雨,此泪何时乾。
白苧词
白苧初成三月时,机中少妇悲别离。欲裁白苧作郎衣,想像郎身宜不宜。尺上尺下心转苦,抱向姑前问裁处。姑云笥里有旧裳,好将刀尺寻规矩。引针解线结不开,添得愁心乱如缕。默默灯前理素纱,起头忽见灯结花。拟是郎归喜不定,翻针刺手指头麻。颠来倒去缝不成,邻家戛戛鸡争鸣。平明开门得郎信,郎在交河万里城。
鹧鸪天 感怀和忍寒
小劫轻尘梦已残,冰绡犹染泪斑斑。魂随逝水销磨尽,心似沈灰宛转寒。愁渺渺,岁漫漫,懒从青镜问朱颜。南华读罢添香坐,消得芸帷半日閒。
春归写意 其二
寒魔昨夜不当班,一线春从柳上还。绿正徐吹风口裂,黑难尽啃月牙弯。欲知天下丹青手,先看江南大小山。莫叹微霜潜入鬓,东坡酒后有朱颜。
送夫姊姚少夫人之汴 其二
离言欲诉少,握手共沾襟。以子辞家苦,伤余别母心。关河秋雁影,闺阁暮虫音。他日重回首,浊河秋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