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述行言情诗 其三十四
有师蒙获富,君子贵为己。每求同若人,力勇由知耻。周身饬百行,建节广纲纪。任重扛九鼎,致远道千里。细德未足论,大干敢摧靡。丈夫生所期,恒存在后死。
想得
斜阳流影入房栊,复绿重红掩映中。想得那人新睡起,倚床闲啮绣残绒。
遗安堂
何物堪将付子孙,襄阳庞老有遗言。唯留三寸锄头泽,与作千年葛藟根。几见危机生白屋,未容高枕在朱门。公侯复始人间事,只恐菑畬笏绶存(程忠壮公后故云)。
乐孺歌
渚鸿不侣鹜,联翩入紫云。有时下同宿,终然不离群。磊落千金马,贡作万乘车。双双翼飞龙,齐秣亦齐驱。驰翔有美世共珍,列之天闲织其文(叶),以章有德劝百臣。苍鹰虽鸷豺狼猛,安得称重于其伦。阊门今古道繁华,歌钟日夕沸如麻。东邻宴公子,西舍酣倡娃。谁人堂上题乐孺,中有二士为奚家。先人应能积为善,天锡一双白璧皆无瑕。伯兮友仲兮悌棠华,韡韡风光媚。架有互服衣,榻有共覆被。入室谐兰香,出门偕远志。仗剑作长游,千里万里亦同次。番禺城下我逢之,三人相携共一醉。醉中尚能为尔歌,歌此敬多感亦多。吴中土风清且嘉,今如君者有几何。君家伯祖我祖高,弟子文名风节犹嵯峨。乃知仁人有后世济美,看尔富寿方来百福如山河。
送洽住天王寺李弟请赠
权姿妙腊气翩翩,应世机锋自颖然。修习久栖三宝地,主维新属四王天。高台旷苑宜舒啸,蒲座香床好息禅。我为青莲李居士,挥毫题得壁头篇。
召父歌送朱版曹升之守延平
西北有高山,东南有大海。生我延平民,居中百千载。远在天南头,去圣人万里。欲得无菑害,秪赖贤守宰。圣人念远人,赐我慈父母。辍其股肱佐,来为赤子乳。我望朱夫子,如望汉召父。请为召父歌,女知召父不。召父善治田,从横正疆亩。始予我钱镈,以及奄铚艾。耦耕并牛犁,粳稌诸种艺。田功多方理,要领在水利。广开沟门阏,处处广浇灌。均水作约束,刻石防决泛。劭农走阡陌,止舍即野次。召父善教人,颁训从幼艾。孝弟正家族,勤谨不弛怠。趋役赴公事,和孙于社火。有禀特秀异,使结衿带佩。入学共弦诵,学古壮而仕。召父善阜财,民产加丰大。召父善听讼,无情不哗喙。饥渴召父食,寒祼召父被。召父善使人,随时各分代。召父善事神,水旱不为厉。人口岁增倍,讼盗悉衰止。召父去已久,循良风声在。惟有朱夫子,甚与召父似。凡此召父善,朱夫子尽备。夫子来毋迟,百姓日候伺。凡此召父事,于今益有赖。一一速施行,惠我起我惫。上戴天子恩,夫子还入拜。愿为公孤贵,名与召父配。
浏览全部 684 首
送王太史子难赴南少司成三首 送王太史子难赴南少司成三首 其二
嶰竹宣众律,八风从元钟。周王美作人,多士盛岐丰。帝学恢始制,翚甍丽层穹。郁盘松桧色,隐映宫序雄。儒生抗严席,左右申毛公。仁义开型冶,颜闵成铸镕。禔躬贵先物,作士观远功。首模推二宋,愿子希其踪。
太府李萃卿挽词
妙誉驰场屋,家风在搢绅。使华推厚德,卿月上通津。齿德时方重,山丘迹已陈。长年先友泪,怀感独沾巾。
仓颉
再结绳条仍不成,鱼文鸟迹意形生。千符由此赋宏义,八卦应先作引萌。今日观之诚简易,当初已尔足高明。中华文化从公始,位列圣人非浪名。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 其一十二
堂堂陆忠州,谈辩如倾河。从容仁义途,步武寻丘轲(四库本作儒科)。一斥不复返,方书事研磨。至今谏草存,沧溟遗一波。
寄陈存诚 其二
碧藓常封径,红尘不到门。处卑谦德厚,用拙道心存。制作追前古,穷探到本源。每思灯火夜,时得耳高论。
送房孙重奴行
汝亦东丹十世孙,家亡国破一身存。而今正好行仁义,勿学轻薄辱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