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想象或梦游华山的诗,陆游写了不少,大多是借来表达作者收复河山的爱国思想。这首词,虽然也是写的神游华山,但主题却在于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上片,作者奇特地想象自己持着天台藤杖(词中的天坛,即天台山,以产藤杖著名。见叶梦《避暑录话 》,该书也写作天坛。策即是杖 )。趁着清爽的秋晨,登上莲花峰顶,踏在倚天峭立的悬崖上。只“谁与放翁为伴”一句,不但给华山,而且也给自己写下了一个俯视人间的形象。并且又从可以为伴的“天坛轻策”,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片。
在下片里,可以看到作者的化身——龙杖在雷雨交加的太空城里飞翔(杖化为龙,用《后汉书·费长房传》事。韩愈《赤藤杖歌》有“赤龙拔须血淋漓”语 ),铿地一声,天坛杖顿时化成赤龙腾起,雷声大作,四边山峰黑成了一片。可是他一点也没有忘却人间的赐予,他要降及时雨使田里的禾苗很好生长并得到好收成,他要为人们造福,要让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而这种为人类造福利的事业,在自己看来,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不经意的谈笑之间,人们已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了。与那些禅房里拖着禅杖(词中的禅龛,原指供设佛像的小阁子,泛指禅房。楖栗,印度语“ 刺竭节”的异译,僧徒用的杖),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生活的僧徒—— 隐指一般逃避现实的人,比起来同持一杖,作用就大不相同了。作者鄙夷一笑,体现了他的“ 所慕在经世”(《 喜谭德称归》诗)的积极思想。
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雄奇豪迈的,它强烈地放射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芒。陆游词派的继承者刘克庄,在《清平乐》里 ,幻想骑在银蟾背上畅游月宫,“醉里偶摇桂树,人间道是凉风”,这不正是陆游这首词精神的再现吗?
戏作野兴六首 其六
有酒皆堪醉,无山不可庐。遂初成近赋,孤愤悔前书。湘寺分经帙,庐山寄药锄。江头霜叶满,诗兴属骑驴。
燕堂东偏一室颇深暖尽日率困于吏牍比夜乃得读书其间戏作三首 其一
衮衮流年往,匆匆短景过。帘深上灯早,地窄贮香多。书尽还重读,诗成更自哦。向令无此处,将奈旅愁何。
昼卧
我意殊昏然,一日三就枕。目前幸未病,病势亦凛凛。偶拈一卷读,美若鸠食葚。虽云嗜好笃,自计亦已审。圣门未能窥,讵敢希在寝。所求养根原,常恐躐阶品。死期诚已迫,尚可支数稔。藨蓘不废功,吾其享高廪。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 其五
磨镜要使明,拭几要使净。奈何视吾心,不若几与镜。垢污倘未除,秋毫即为病。吾曹亦圣徒,可不学颜孟。
秋雨二首 其一
毒热秋未衰,吾庐况浅迫。虽云日一浴,流汗沾衣帻。萧萧三日雨,出此炮烙厄。潇湘应更佳,恨我无六翮。
梦中行荷花万顷中
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只把千尊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浏览全部 9418 首
送珍上人还天竺兼寄广通上人秦山人
江寺名天竺,多居蹑远踪。春帆依柳浦,轻履上莲峰。禅子兼三隐,空书共一封。因君达山信,应向白云逢。
洞霄山隐斋
余杭之西天柱峰,下有石洞蟠苍龙。斋居无尘山四合,仙人宴坐空翠中。夜扪北斗罡气接,晨吸东日精光通。醉凌高风驾白鹤,笑视黄庭驱玉童。人间自有赤松子,方外或友洪崖公。丹泉吹阴晓雾碧,野果变色秋山红。献酬且尽琉璃钟,谈笑便是蓬莱宫。肯如金粟衰病翁,散花丈室谈虚空。
军峰
倚天青壁瘦巉岩,下有神龙捲作潭。龙欲出时山吐气,黑云随手暗江南。
军峰
倚天青壁瘦巉岩,下有神龙卷作潭。 龙欲出时山吐气,黑云随手暗江南。
再游阳春通真岩
壁倚乾宁碣,龛笼大业僧。七年驰使路,两蹑石梯层。
游华山四绝 其一
石头荦确水纵横,过雨山閒草屦轻。未到上方先满意,倚天青壁看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