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长歌复短歌四章 其三
长歌停,短歌起,春风吹入行人耳。壮年少,老日多,人生有志莫蹉跎,致君尧舜当如何。
同高记室访虎丘蟾苞二上人
林下曾相见,重来记往年。笑谈俱是法,去住本无缘。山溜泉通脉,帘阴竹护烟。暂忘人世事,得此共栖禅。
杂诗六首 杂诗六首 其二
崔嵬南国山,上有百尺松。挺然为良材,枝叶郁茏葱。附根一何高,雨露濯以蒙。岩峦互参错,危石当其冲。匠者徒觊觎,欲取无繇从。所以千载间,得免斧凿攻。孰云樗散木,天年独能终。
题杨补之十梅 水 其二 影
瘦木成阴颤晚风,几随寒月上帘栊。横斜何处看偏好,只在清溪浅水中。
次韵看花四首 次韵看花四首 其四
花随风信应时开,珍重东君巧剪裁。今日看花人剩有,绿阴惟我独能来。
次韵高季迪喜予北归相访江渚之作
客里频思大树村,归来还喜旧情存。十年梦寐凭诗寄,千里风霜藉酒论。江上衣裳冬倍冷,竹间窗户昼犹昏。从今会别非遐远,不学梅花易断魂。
浏览全部 641 首
赠陈仲玉本学教谕致仕
听雨芹池二十年,如何一旦捲青毡。陡令猿鹤生秋怨,高枕琴书且昼眠。诗为懒题闲木笔,饭因不足羡苔钱。石田茅屋华川曲,从此挑灯绣佛前。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年前已作遂不重说倡 言别赋二题足成十老 老僧
半间古屋冷飕飕,死尽同参偶独留。昔已寻师远行脚,今惟见佛小低头。旧绫无用聊收取,破衲难缝且著休。年少还知贫道不,曾同王谢二公游。
送客归兰溪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众水喧严濑,群峰抱沈楼。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
悼松庵性海师淮
方外交情师最优,寻常相见即相留。蒲团对坐听松雨,茶具同携瀹涧流。丈室独存禅榻冷,一灯空照影堂秋。固知去住皆虚幻,顾我能无感旧游。
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常悲逝水因除发,偶看浮云遂别乡。烟月待吟开远岸,江妃闻梵礼孤航。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
宁国寺
几日山南北,端期汗漫游。水痕秋雨过,竹色晓烟收。宦海何时了,僧房为少留。却寻归去路,余兴谩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