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风雨归庄图为钱景和赋
阴云蔽空如墨堆,长风入林声撼雷。木叶惊飞水波涌,忽送一天山雨来。山翁行行在中路,急归远向溪桥度。破伞高擎稚子扶,杖瘦泥深不能步。到家入门呼老妻,快烧榾柮烘我衣。
夏太常半壑秋声竹
太常夏卿凤池客,曾向鳌峰挥翰墨。兴来爱写青琅玕,顷刻毫端生秀色。眼中此幅尤绝奇,籊籊总抱冰霜姿。大竿凌云势直上,小竿枝弱形斜欹。大竿小竿如玉削,飘萧叶叶金刀错。西风昨夜入中林,恍觉秋声满岩壑。疑君鼓棹游湘川,两岸修篁摇翠烟。苍梧望断滴风雨,笔底闲将幽思传。又疑推篷向淇澳,漪漪满地瞻新箓。醉将筠管扫烟梢,似惜佳人在空谷。当年湖州妙入神,意趣所到皆通真。免起鹘落有遗法,异世接武卿其人。念我平生性孤洁,重此清风与高节。展图一见爽心神,凉袭衣襟洒苍雪。挂君高堂绝点埃,紫箫好备伶伦裁。月明试弄参差琯,应引和鸣栖凤来。
和内阁李学士赏花诗(并序) 其九
艺苑英华久漱芳,连篇捧诵句超常。不资诗伯风骚体,争慰花神锦绣妆。玉液满斟恩露渥,紫微高应德星黄。时和已卜丰年象,后乐何妨各尽觞。
刘主静学士题墨梅见寄因次其韵以复四首 其一
故人天上客,遥寄一枝梅。问是谁知已,鳌头旧大魁。
于景瞻以闺情和予梦中之作少寓热中之意因效颦以复十首 其一
几回搦管不成章,空把盐枝插路傍。封臂绛纱何日解,菱花一夜恐飞霜。
山行画
喧烦厌尘事,思此丘壑清。二老有夙期,杖屦山中行。穿云入翠微,渐觉路不平。深林不受暑,夹道如相迎。长风万里来,振作涛籁鸣。新凉洒襟袂,满耳俱秋声。况携三尺桐,可以宣幽情。横膝发孤响,古调余咸英。岂无考槃叟,岩栖此逃名。相过叙情话,浊酒时与倾。兴味自相赏,共结泉石盟。
浏览全部 562 首
送徐守民归浙之常山
壮游湖海几经年,老气凌云雪满颠。诗思已成芳草梦,归心又上木兰船。长亭人折春前柳,驿路梅开雪后天。万壑千岩旧形胜,酒樽茶灶向谁边。
送顺公还吴
自得清凉界,因乘溽暑征。禅心无住著,游脚有归程。宛水浮杯小,吴云托钵生。松枝东向处,知是旧经行。
黄美中归自西湖
半年离思隔江天,河朔初归访戴船。孤杖曾探天柱月,轻装应带海门烟。堤边杨柳怀坡老,井底丹砂忆稚川。闻道客途诗兴好,高吟莫惜向人传。
次韵滴水庵
灵源莫测此归渟,千古摩尼下翠屏。环佩有声寒出谷,蛟龙沉碧夜吞星。清开尘眼还侵骨,静照禅心不役形。拟访真如来物外,冥冥白首坐烟青。
谷日登郧城东北门楼时四山雪霁因题曰春雪楼而系以二律用示郡僚 谷日登郧城东北门楼时四山雪霁因题曰春雪楼而系以二律用示郡僚 其二
雪后登楼思渺然,南为梁苑北秦天。微吟谢氏成圭句,忽忆阳生种玉田。报瑞青祇装暂改,淩空白凤羽全捐。俱言此日初名谷,太史应书大有年。
送从弟删(一作彤) 东归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