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福严
行行山益高,所见益以奇。煮茶南台寺,更上千级梯。道傍古时松,阅世心已灰。不与岁月竞,况受霜雪威。路回闻钟声,宝刹隐翠微。排空写金碧,刓石著栱枅。门前兜率桥,劫火昔所遗。神龙厌庳陋,一炬然枯萁。谭笑旧观还,殿柱百尺围。老禅七十余,高与此山齐。大屋贮龙象,空岩走金犀。斋盂细细参,至味无盐醯。颇闻三生藏,中有万宝赍。佛牙舍利涌,贝叶旁行稀。剖蚌慈相尊,破匣血缕飞。稽首所愿观,为洗往昔非。却寻上山路,拟看浴日池。急雨忽留人,吾其少须之。
和王景文 其三
王师行六月,淮海静无波。元老前筹密,诸军捷奏多。西风向萧瑟,北顾要谁何。闻说收兵后,讴吟杂雅歌。
送仲子弟用同之韵
凄然鸿雁影,晚岁索衣裘。惜别湘江夜,归程楚甸秋。极知违定省,不敢更淹留。明月分携处,无言只是愁。
减字木兰花 其二 其四
阿谁曾见。马上墙阴通半面。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明朝重去。人在横溪溪畔住。乔木千章。摇落霜风只断肠。
题蔡济忠所摹御府米帖
生前官职但执戟,身后一字万金直。当时雷霆下收拾,世间不复有遗逸。上清虚皇手自择,编星为囊云作笈。流铃掷火守护密,君从何处见真迹。知君定通玉帝籍,太微垣中赐余墨。龙腾虎卧摹不得,想君神授五色笔。江南钩锁腕中力,钗折屋漏千态出。整整十卷字犹湿,光彩激射海为立。平生我亦有书癖,对此惝恍心若失。口呿汗下屡太息,十日把玩不得食。作笺天公拜稽首,乞我此老生时一双手,为君痛饮百斛酒。墨池如江笔如帚,一扫万字不停肘。
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浏览全部 668 首
次韵同年杨使君回自毗陵同泛石湖舟中见赠 其三
北渚乘风渡,西山带雾看。袖单嫌翠薄,杯浅怯金寒。宿雨收全易,春酲解却难。且留行色住,重肯过苏端。
即事 其一
欢悰凭浅酌,衰相怯单衣。诗向贫中好,春从雨际归。气寒忧麦瘦,桑湿恐蚕饥。豫学田园计,他时恐愿违。
大酺
雾幕西山,珠帘卷,浓霭凄迷华屋。蒲萄新绿涨,正桃花烟浪,乱红翻触。绣阁留寒,罗衣怯润,慵理凤楼丝竹。东风垂杨恨,锁朱门深静,粉香初熟。念缓酌灯前,醉吟孤枕,顿成清独。伤心春去速。叹美景虚掷如飞毂。漫孤负、秋千台榭,拾翠心期,误芳菲、怨眉愁目。冷透金篝湿,空展转、画屏山曲。梦不到、华胥国。闲倚雕槛,试采青青梅菽。海棠尚堪对烛。
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雁霜苔雪冷飘萧。断魂潮。送清桡。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江南江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百字令 雨中春恨,同纫兰赋
锦鸠呼雨,把春痕吹湿,绿芜天远。人倚雕栏寒料峭,不放楼阴帘捲。琼叶凝愁,翠绡缄恨,脉脉含凄怨。初番风信,缃桃烟外香软。最忆少日情怀,蛮笺痴写,弹指年华换。迢递江南迷望眼,万叠雾屏云幔。茂苑苔深,吴宫花冷,误却双归燕。明朝晴未,断红飞尽难管。
和潘仲严八绝 春阴 其一
澹云不雨翳朝曦,帘幕沉沉燕子归。细起一炉香雾润,犹扶酲困怯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