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挽陈太学 其二
欲回江汉辇,痛哭叩重阍。死谏孤臣节,生还圣主恩。青山藏疏草,白日照忠魂。寂寞荒坟上,西风啼暮猿。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龙门待诏高廷礼,兴到挥毫写山水。黯淡峰峦朦?云,一生学得南宫体。三绝声名重昔时,画成题咏墨淋漓。总缘人品压流辈,以兹并重无声诗。流传岁久虫鱼蚀,半尺冰绡难论值。龙门去后墨池乾,画史谁能继其迹。陈子湾溪我辈人,应疑待诏是前身。一时词翰推双美,点染云山更有神。满目烟霞浓复淡,复岭重冈连断岸。偏于米老得风神,难与龙门辨真赝。岁月惊看忽十年,灯前隐隐生云烟。诗成戏笔题其上,留作人间宝墨传。
题杂画 其一
绿树千重水一湾,白云飞去鸟飞还。莫疑此地无人住,若个山人肯住山。
崇德令孙先生挽诗
语溪为政号神君,黑发俄脩地下文。远道野僧歌薤露,寒宵山鬼哭松云。斗间久失郎官宿,郭外新添令尹坟。忽听悲风生垄树,犹疑长啸半空闻。
西湖泛舟
夕阳箫鼓起中流,十里芙蓉两岸秋。荇带乱萦青雀舫,菱歌低度白鸥洲。吴山积翠斜侵郭,越女凝妆尽倚楼。三竺钟声听渐远,半江微月送归舟。
天游观
高台独上翠千重,吹散岚烟有铁龙。地种三花元汉畤,门扃五粒是秦封。云边螺髻层层结,雨后蛾眉点点浓。倚遍危阑遥极目,九环衣带束芙蓉。
浏览全部 1649 首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三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东飞驾鹅后鹙鸧,安得送我置汝旁。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浮丘道人招魂歌 其三
有弟有弟隔风雪,音信不通雁飞绝。独处空庐坐缧绁,短衣冻指不能结。天生男儿硬如铁,白刃飞空肢体裂。此时与汝成永诀,汝于何处收兄骨。呜呼三歌兮歌声咽,魂招不来泪流血。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 其四
有弟有弟汴之阳,共失所怙心摧伤。裁书黄耳送不到,道远未知存与亡。岁云暮矣天苍苍,雁飞安得随汝行。呜呼四歌兮歌愈急,漏天为我同时泣。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三
有弟有弟手足亲,与我鼎立成三人。叔氏鳏居苦多病,季子宦游依旧贫。吾兄既终弟亦逝,岁晚茕茕惟一身。呜呼三歌兮歌意放,歌罢无言坐惆怅。
仿杜工部同谷七歌 其三
六月六日夜飞电,坐草畏风不敢扇。我行呼妹炊兰汤,浴弟盆中看婉娈。长大有才实倍我,学字磨穿青铁砚。口绝盐醯耻共牢,相随南北常相见。怜我无依在我傍,寒原幽谷同贫贱。呜呼三歌兮歌乐饥,鹡鸰鸿雁霜洲飞。
四歌行 其四
有姊有姊在建阳,夫家辛苦事农桑。兵后全身喜相见,陈情未已酸离肠。留钱漫效故人意,悲啼寄语思爷娘。别来三载消息断,也应忆弟留他乡。呜呼四歌兮怀昔日,抱我听书近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