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下太和
天阙长风吹佩环,乍离玄钥即人间。鸾皇自跨真仙驾,虎豹深扃上帝关。讵有飞翰生白日,谁将灵药驻红颜。重来不负名山约,乞得峰头沆瀣还。
寿某夫人五十
方岳朝天日,中闱介寿年。莺迁上林后,燕喜北堂前。偕老才称艾,余春转觉妍。帝颁鸾阁诰,人咏鹊巢篇。女史镌银管,仙姝捧玳筵。蓂开逢半百,桃喜兆三千。台宿初临婺,坤仪雅配乾。恩华兼鹤算,一品发犹玄。
四月十二日秦太学邀同赵吏部饮衍泽堂达旦坐有陈李二姬堂为余故读书处
城中何年赤虹起,秦氏一门被金紫。甲第云连两河峙,风流更见诸公子。我是金门老太史,亦有南宫少进士。予告同辞天上薇,得閒且采山中芷。秦君高堂绣文梓,秦君张筵列锦绮。折简相招意独勤,未曾下车先倒屣。银壶贮酒琥珀浆,玉盘行鲙金丝鲤。半酣解却罗衣起,起视当阶明月光。似闻芗泽氤氲至,忽报美人离药房。绿珠碧玉夸双艳,翠袖红裙一样装。夜如何其夜未央,合尊促坐醉不妨。低鬟浅笑初成目,小口新词欲断肠。一曲莺声慢,再曲梁尘乱。三曲天星坠如雨,鹍鸡不闻日已旦。主人无用独留髡,深杯在手业无算。童仆不嗔但顾笑,昨日客来今日散。日出易暮暮易晨,谁将绿鬓驻青春。请思窗下同君读,转眼今为十载陈。
舟中漫兴 其一
客去渺何许,遥空野屿浮。讵乘新涨发,不为好山留。黍馌孤村午,松醪五月秋。哀蝉响高树,寥落一维舟。
古柏词寿虞母 其三
大树千年饱雪霜,无论地久与天长。新枝早已凌霄汉,还为君王起柏梁。
雨中送沈太史不及
萍踪太无定,去去复何之。风雨舟难上,乾坤路总疑。采芳愁远道,视草忆同时。怅望成轻别,空吟伐木诗。
浏览全部 467 首
酬刘子古镜
古镜不自惜,遥兼千里音。悬之照肝胆,奚啻双南金。圆质凝精光,螭盘古铭深。明月入我怀,聊复理吾簪。与君别几时,鬓发雪已盈。冉冉悲年暮,悠悠空陆沉。愿言保不缺,报君久要心。
送永嘉陈有辉
深山读易如康节,白首谈玄似子云。肯学时流夸末技,却于圣处策奇勋。二图君已窥微指,十翼吾方愧浅闻。得意春风重过我,绿波清夜话羲文。
送兰庵先生至常山临别情不能禁歌以泄之
常山山头秋月明,常山渡头秋水深。行人欲别不忍别,两意各忍无限情。忆在滦河折杨柳,三载相思百年久。客中欢会能几时,何事匆匆又分手。平生最感恩义深,年来赤胆怀君亲。攀留无计随不去,惟有水月如吾心。吾心如水日东注,远送行舟浙西去。又如夜月光随人,常照行人独眠处。行过吴门上金銮,烦报平安对素餐。此心未遂忠孝愿,因别双泪何能乾。明朝两棹分江浙,愁向水边看孤月。相亲未拟情不禁,且须痛饮醉时别。
送吴先辈赴京
烟霄已遂明经第,江汉重来问苦吟。托兴偶凭风月远,忘机终在寂寥深。千篇未听常徒口,一字须防作者心。此日与君聊话别,老身难约更相寻。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一十二
吾年已强仕,非复少壮时。都无怀禄心,尚耽古文辞。其人虽已远,玄解或在兹。欣与二三子,披襟瑩前疑。忘言诚未易,庄惠不吾欺。遵途有逸轨,逍遥随所之。
送陈垣卿之临川文学
远宦怜乡土,名山称赏心。松萝胜绛帐,乳洞洽青襟。兵已销篁竹,书堪奏上林。逍遥还引望,云气五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