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为石龙吴簿写竹并题吴住岭南横浦
大庾岭上梅花多,劳我梦思无奈何。昨日亲从岭头过,梅花不见空烟萝。回头岭下有横浦,翠竹娟娟照窗户。山云不起清风来,乱叶联翩似飞舞。横浦扬尘曾几年,独有此君经岁寒。况复春雷子孙长,何人不为停车看。我今陵水每追忆,貌得疏枝慰寥阒。不愁作伴无梅花,只保冰霜好颜色。
秋风歌三章 其一
秋风秋风吹我母,我母溪山倚闾久。家徒四壁衣见肘,欲寄秋风竟钳口。便欲归去讯安否,致奉珍鲑亦何有。仰屋潸然复低首,暮冷朝寒博升斗。秋风秋风慎勿吹,我泪飘洒母前伤母意。
紫翠丹房歌为周伯高赋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余。白日閒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等閒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力言丹候尚须调,再愿六藏归一室。我到钟山偶相逢,乡心未吐谋先同。亦有长生不死药,何当与子论成功。
送丘文湜之西凉
清华老山人,三子读书者。操笔起云烟,何曾识戎马。父昔守韶州,被谪西凉戍。十年事弓刀,风沙走边路。去年寄书归,身老无膂力。尔即代父行,甘心入军籍。朔风天正寒,一去万里余。读书知有父,何必守故庐。未得父书时,大兄备点兵。父老不得力,母别赴南京。尔去无六亲,父子两相倚。大兄妻为炊,母仅托少弟。父子共四人,三人在行伍。天上一团月,照见三处苦。尔孝感天地,岂久行伍间。飞腾入霄汉,何能不东还。
答胡徵君舜咨还山 答胡徵君舜咨还山 其二
君子保厥躯,于以待昌时。白日惧颠蹶,夜行不倾危。归心若金石,固留终我违。譬彼出峡舟,欲挽不可追。山神亦已怨,来归一何迟。
醉歌行赠定海守御江将军
三年不见江将军,离愁远杂春山云。今岁江城忽相见,秋水还如旧时面。将军昔隐徽山中,仗剑一起无英雄。云飞电走得真主,永新坐挹溪楼风。我在鄞江伴鸥鹭,鸥鹭深怜发垂素。不期遥听石龙吟,又复栽花永新去。咫尺偶同云影间,将军正值弓刀閒。我虽官事日如垒,有琴只为将军弹。星石光摇水西柳,林泉气接天边山。东山松覆老僧榻,南华月浸仙人坛。每将俸米换春酒,到处追欢不论斗。欢娱未尽相知心,鸿燕谁知各分首。将军超擢鄞江行,我被迁谪居濠梁。鄞江是我钓游处,我反不得归故乡。清流关上车折轴,杨子江中浪如屋。音书阻绝可奈何,毛骨无由化黄鹄。昨荷天恩放归里,再见将军喜中喜。旷达之士忘升沈,酒醉清风复相似。鄞江娟娟照胸臆,江上群峰翠岚滴。汀鸟渚花催往还,早暮扬舲信潮汐。嗟哉我今空白头,将军建立功名秋。只恐飞腾九霄去,寸心千里还悠悠。
浏览全部 312 首
宝应晚泊
天接湖光迥,云开塔影圆。老渔明宿火,客子傍归船。晚市风声静,秋沙月色偏。绝怜净如练,閒拟谢公篇。
成外归秣陵
看了三山白鹭洲,归来难老更何愁。弟兄旧隐家风在,子侄世科官业脩。鱼计亭深云坞口,青毡堂迥水塘头。何时容我陪情话,华发清樽事事幽。
夏封君草堂
埋骨荒山下,于今已廿年。两雏双白璧,三世一青毡。高行乡人诵,遗经弟子传。惟余手栽树,长对草堂前。
夜泊南桥移樽桥上玩月
湖上风生席,帆收月满船。桥临芳树杪,酒送白云边。春老花将尽,宵分客未眠。故人同话旧,潦倒醉青毡。
丙戌岁将赴京师途中送徐明德归镇江
疲马怀空枥,征衣怯路尘。那堪远游子,复送欲归人。月满西津夜,花明北固春。论文应有日,话别莫悲辛。
蒲中杂咏 南轩
璧月沉沉过女墙,时闻桂子落天香。三山碧海无消息,双燕归飞秋色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