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澹然斋诗为泽上人赋
太白归来万事慵,帘垂云影石房空。虚名远付飞鸿外,胜地冥观落照中。浮蚁杯从何处绿,来禽花自及春红。军持独有曹溪水,千载余甘与蜜同。
游海珠寺
吟到中流一凭栏,云烟散尽水天宽。灵鳌化石支金刹,神物凌波弄木难。隔岸市尘千里远,炎风禅榻九秋寒。何须更觅三神岛,消得携琴此处弹。
游香山与王徵君子信途中联句
一路觅幽题,过桥东复西(王)。竹疏林影薄,水小涧声低(乌)。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王)。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乌)。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王)。古藤如臂曲,矮树与肩齐(乌)。过陇虎留迹,投岩麝脱脐(王)。寻芝问溪老,摘果借邻梯(乌)。瓦罐煨椒酒,沙盘饤蕈齑(王)。漱甘分泠井,纵懒卧柔荑(乌)。窑热烧松火,潭香洗药泥(王)。塘㘭飞絮滚,石缝落花栖(乌)。健柏搀颓庙,荒苔补破蹊(王)。紫拳擎蕨菜,青子落棠梨(乌)。樵语烟萝屋,僧锄雨豆畦(王)。归来日当午,云外一声鸡(乌)。
赠杨允铭小篆歌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绎山秦望石皆裂,余者散失如飘烟。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余退轩以诗见寄次韵答之 其一
溪山饶景物,城市隔烟霏。蜡屐幽时洗,霜毫醉后挥。槿花鸣纬近,瓠叶蠹虫稀。夜夜潮声急,空惊白板扉。
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 一 其一
章华之台浮云空,繁华又到吴王宫。西山烟光照林麓,南浦云气随蛟龙。瑶殿金扉倚虚旷,象床玉几生雄风。忽然梦入紫微内,绡衣雾湿天香中。梦醒芙容日亭午,但知六月不知暑。侍臣不敢催鸾舆,辇路光飞洒尘雨。当时铜雀凌漳河,锦城雪影摇岷峨。天下苍生苦埃郁,三处较凉谁最多。东下长江二千里,楼阁高连冶城起。岂知炎热正如焚,鼎沸难容一杯水。初忧未破曹刘墙,再欲食鱼还武昌。回首寒溪旧游处,烟草凄凄耕牧场。君今归去访遗迹,自古兴亡休叹息。有酒可献重瞳坟,南望九疑才咫尺。
浏览全部 312 首
菩萨蛮 纪别 其三
玉箫吹碎梨花梦,晓风残月郎珍重。相送过栏杆,小山花雨寒。黄鸥枝上语,语语关情绪。楼上正相思,江风吹柳丝。
送友人喻坦之归睦州
归心常共知,归路不相随。彼此无依倚,东西又别离。山花含雨湿,江树近潮欹。莫恋渔樵兴,生涯各有为。
暮春小雨
霏霏小雨不沾衣,细逐斜风密又稀。好湿香尘沾柳絮,莫教零乱送春归。
春野作五首 其二
山花雨打尽,满地如烂锦。远寻鹧鸪雏,拾得一团蕈。
四月 其一
四月阴晴里,山花落渐稀。雨声寒月桂,日色暖?醾。病起初持酒,春归尚掩扉。午风吹蛱蝶,低趁乳禽飞。
郊居
野色淡郊扉,流连事不违。疏风吹晓发,寒雨湿秋衣。竹径随僧去,山桥策蹇归。晚年幽意惬,何必羡轻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