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赠杨允铭小篆歌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绎山秦望石皆裂,余者散失如飘烟。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 其五
廿里徒行万里遥,难于孤艇逆春潮。自从羸马归官后,便合还山作老樵。
次蒲庵长老韵二首 其二
矫首令人感慨深,浮云蔽日阁曾阴。六时花散金银刹,千里尘飞剑戟林。经罢看山长独坐,定回倚石自微吟。绝怜松下清泠水,好与人间洗渴心。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 其三
两山不见临溪屋,长日还无唤渡人。逆水孤舟行数日,哀猿空使泪沾巾(此地有猿)。
寄友胡舜咨九首 寄友胡舜咨九首 其六
山中何所有,文书可数车。一月不出户,窗前落松花。草玄云已毕,传者有侯芭。
云山图歌
云山云山一何好,日夜无端入孤抱。平生性僻爱云山,岂知却被云山恼。昔住阚湖烟水东,一行一坐青山中。青山起伏春蔼蔼,白云吞吐天空空。寻复扁舟泛吴越,吴越青山更清绝。联联翩翩接荆楚,千里白云如喷雪。只今置身城市閒,可怜举眼无青山。琴抚归樵碧窗静,歌咏紫芝清夜阑。安得便携妻子去,入山竟作山中住。纵然宾客远相过,山窅云深不知处。自念少时贪读书,壮年立志卑唐虞。半世未明周孔学,九重空望夔龙趋。短剑虽曾铸顽矿,蒯缑零落尘埃冷。忍闻天下暗旗旌,耕莘钓磻向何境。仰天俯地徒尔为,与世低昂心转迷。几迥对饭不能食,慨然只起云山思。城中隐君胡仲厚,酌酒论诗十年友。经书不独满胸中,画作何曾在人后。知我已是山中人,先为画山兼画云。晴天倒飞秋海浪,浪中乱叠苍龙鳞。中有乔林结层绿,长梢半掩溪边屋。兔迹鸟道隔重峦,正好开门枕寒玉。我得此图良慰心,但觉云山思愈深。他日能偿结茅愿,可无仲厚来相寻。袖拂白云相对坐,坐久嗒然吾丧我。此时不复有云山,山鸟自啼花自堕。
浏览全部 312 首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 其六
谢公文章余,幽事课伐岭。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但使田野传,何须论铭鼎。
送李传秀才归宣州
谢守青山宅,山孤宅亦平。池塘无复见,春草野中生。常日登楼望,今朝送客行。慇勤拂石壁,为我一书名。
寄李苏州兼示杨琼
真娘墓头春草碧,心奴鬓上秋霜白。为问苏台酒席中,使君歌笑与谁同。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寄内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 其八
檀郎踪迹似风蓬,几夜因缘在梦中。不及天孙衾与枕,一年犹得一相同。
寄文徵仲兼问讯姜梦宾
翰林供奉白头时,洗墨归寻古剑池。近得王家湖水帖,遥传谢氏敬亭诗。扇头云树摇山翠,障子烟花动海漪。频过时川草堂否,三游空结梦中期。
题刘子远春风堂
艮斋先生门下士,寒星向晓今余几。春风堂上刘更生,十年桂山问奇字。艮斋正派谁真传,更生得髓仍得肝。春风卷著两袖里,放出抟扶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