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题教子升天龙图
大龙气势何奋疾,小龙两角犹茧栗。黑云上下风荡潏,前顾后随恐相失。怪态迸发胡为然,乃是教子飞上天。天宇荡荡足蜿蜒,下视鱼鳖徒深渊。我闻龙性自变化,若待教焉良可诧。僧繇道子意太奇,醉墨淋漓为此画。君不见葛陂杖、雷泽梭,倏忽妙用尚尔多,真龙之子宜如何。
刘羽庭太守携酒晏倪氏池亭
太守携壶看藕花,倪家池馆似仙家。佳人行酒杯频覆,童子催诗鼓数挝。鸟傍竹阴啼侧岛,鱼翻日影近晴沙。佩环未入天台去,几席叨陪岂有涯。
送王公中丞之山南廉访三首 其一
御屏多写大臣名,故老尤关圣主情。每从翠华行阁道,或承丹诏作长城。尚衣蛱蝶飞罗袖,内府蒲萄满玉罂。几度鸿胪催赐出,此时仍复被恩荣。
江上逢春二首 江上逢春二首 其二
江上逢春羽翼生,落花飞近柳边城。阴云欲雨还无雨,好鸟能鸣竟不鸣。鬼物也知憎命薄,文章偏喜逐官行。典衣沽酒无衣典,月照空樽只自明。
重过东山分韵得嘉字
灯张酌春酒,酒尽情益加。岁暮百事集,在道不在他。昨日冰霜中,风揭道上车。我以隔岁别,重来望云霞。脩竹散繁阴,猗兰茁新芽。各保岁寒意,嗟嗟良可嘉。登高斥卑陋,饮清涤污邪。箴言复深夜,中心永无遐。
赠杨允铭小篆歌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绎山秦望石皆裂,余者散失如飘烟。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浏览全部 312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