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赠杨允铭小篆歌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绎山秦望石皆裂,余者散失如飘烟。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次韵答杨士廉二首 其一
铁崖仙去梦魂安,之子先登上将坛。笔走龙蛇夸旭圣,诗成锦绣薄郊寒。敝裘正想云间脱,长剑空于海角弹。昨夜偶来陵水上,满天明月为同看。
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 其四
乱石排溪急水悬,夕阳衰草白鸥边。明朝短策穿云去,不似舟中得稳眠。
送月公赴南台中丞
天子忧时剧,中丞愤世深。新除端有为,旧制匪斯今。颛席非常列,兼官秉至忱。南司名重大,北面气萧森。矧复才为冠,多闻众所钦。雄文鸣玉阙,御酒醉琼林。立志葵倾日,遭时旱作霖。諌言书亟草,上殿笔尝簪。既尽枢机职,还胜管辖任。霜台宜奏劾,石室且披吟。拜诏辞丹陛,加恩赐白金。赠言分药石,佳制粲璆琳。渤海精神王,鄞江节仗临。清风留冀北,瑞霭起山阴。再得扶元气,终能播德音。圣心全付托,储贰有规箴。唐介应推毂,虞眉必就擒。剩看严纪律,何但作喉襟。近日堪流涕,诸贤漫用心。忌人祗比毒,当语竟如瘖。萧艾常波及,芝兰每陆沈。幸公持正色,挥手拂妖祲。王室犹分宝,蛮方尚献琛。穷民来肺石,小寇直蹄涔。蛇虺宁当剑,蜩螗可乱琴。升平期渐渐,恢复谅骎骎。论道裨皇极,遴才绝孔壬。太羹回澹泊,缦乐远哇淫。感凤吹箫管,烹鱼溉釜鬵。一人丕有变,万姓得无歆。芹意何堪献,樗材岂愿寻。还朝惟望此,勋业埒高岑。
寄王彦贞 其二
忆别东皋上,经年不共吟。尘迷双病目,月照百年心。山色秋霜浅,江流夜雨深。微躯借君力,犹可强登临。
次韵答有严
锡山曾有白云期,别后多君只自怡。三复寄书长叹息,几回携手即睽离。茅堂隔水还相觅,人物如林独见知。从此一觞须一咏,古人茶宴亦留诗。
浏览全部 312 首
拟古 其二
骊龙有明珠,奇气久磅礴。一为鲛人采,夜半泣海若。至宝谅难得,珍藏思远托。如何贱所贵,用之以弹雀,弹雀亦何惜,一去恐流落。
六合郭节之听琴诗卷
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
赠王生二首 赠王生二首 二
伯牙违钟期,有琴不复弹。兹意奚以取,良为知音难。得失有荣枯,合离成怨欢。万鹄戾天云,玄鸿渐河干。浅夫贵多矜,狭士贱自残。幸子固明志,显塞察所安。
和陶诗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树下(明·李贤(原德))
同游宰树下,忽感雍门弹。达者悟斯理,遂以悲为欢。众人闻余言,幡然俱解颜。倾壶共兹饮,人醉壶亦殚。
郁郁孤生桐
郁郁孤生桐,托根邹峄颠。皎皎白素丝,出自岱畎间。一朝奉庭贡,妙合良自然。桐以为君琴,丝以为君弦。中含希世音,置君离别筵。征马惨不嘶,仆夫跪当前。君行千里道,岂惜一再弹。南风日渺渺,清商动山川。和者昔已寡,听者今亦难。
归来三曲送李建中 其二
月皎皎兮夜既寒,白露下兮衣裳单。南风一去兮何时还?援鸣琴兮曲再弹。曲再弹兮天地为秋,归来兮清都之上不可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