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奉使宣抚护都右丞
面承天语出京华,春满江南百万家。碧落云开悬月镜,青山霜晚避雷车。恤刑宛合虞朝典,道远如乘汉使槎。原隰咨诹王事毕,欢浮玉色见褒嘉。
野叟二首 其二
避世潜山野,输君隐市朝。行年今欲老,太朴未全消。竹屋观晴嶂,茶铛煮午潮。献芹心正切,未得友鱼樵。
径江三首 其三
敌国兵残失战船,石头王气晓连天。当时一战雌雄决,绝似周郎赤壁烟。
送王克敏赴安丰录事兼简元中宣差
同入南宫试,逡巡愧不才。都城留字别,升郡寄书来。寒雪森松桧,春阳活草莱。长官烦问讯,东楚忆持杯。
过平江
锡山回望望亭孤,百里风烟远入吴。虎阜云开晴见塔,枫桥月落夜闻乌。依依杨柳环新郭,渺渺波涛接太湖。可惜捧心㈠人去杳,大夫遗庙镇姑苏。
应制次韵石城秦淮二首 其二
秦淮水,息风浪。宛如河汉向西流,星斗高环紫垣上。祖龙凿山气常王,地脉仍完秦自丧。大帝兴吴天堑雄,五马南浮形势壮。秦淮光涵天影明,楼台夹岸如承平。雪晴朝来春水生,且无江上鲸鲵争。钟山万古色不改,日出云开见沧海。
浏览全部 858 首
感兴
竹帛功名九折车,栖迟岩野竟何如。浣花溪上寻佳句,积谷山头读异书。江左风流空酝藉,淮南烟景尚凋疏。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忆潼关
洞壑双扉入到初,似从深阱睹高墟。天开白日临军国,山夹黄河护帝居。隋炀远游宜不反,奉春长策竟何如。须知皇汉能扃鐍,延得年过四百余。
茅屋
叹息兵戈扰扰中,得居茅屋未奇穷。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
饮少
平生不善饮,饮少醉已极。恨不如渊明,陶陶少虚日。桑嵫无停景,寸晷足可惜。今人与古人,展转不相识。孰能制颓龄,扰扰竟何益。
边头老马
解下缰绳便欲眠,绝无筋力可胜鞭。霜蹄遍识淮南地,夜草犹吞塞北烟。怕逐彩旗排偃月,宁思金镫趁朝天。华山自有安身处,试问将军在几年。
沁园春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杨虽出,又何畀于蔡,何救于章。公今为尹为杨。这一著须平心较量。正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