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元末明初战乱是很多的。诗写的是这个背景下的一个生活场景:尽管是寒冷的雨夜,加上幼儿啼哭,农妇还是必须连夜春米,为出征的人准备早饭。
【解释】①新妇---主妇。诗中写她有了儿子,不是一般说的新婚妇,舂粮--用杵捣米。②每嘱--一再
嘱咐。(因为孩子夜晚总是啼哭。)③行人--出征的人。早炊--早饭。
和王耕云与愚庵倡和诗二首 其一
灌花移石不辞勤,苔润流泉雨后新。一坞绿杨鸡犬静,老来欣作太平人。
忆远曲
扬子津头风色起,郎帆一开三百里。江桥水栅多酒垆,女儿解歌山鹧鸪。武昌西上巴陵道,闻郎处处经过好。樱桃熟时郎不归,客中谁为缝春衣。陌头空问琵琶卜,欲归不归在郎足。郎心重利轻风波,在家日少行路多。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阛听讲仁王。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西归葱岭今几霜,钵传昙师道弥昌。丛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阙随班行。上人继吐三叶芳,衲中长系摩尼苍。人间万念俱已忘,独好游戏谈文章。我来京师寄禅房,每邀看月开修廊。手横蝇拂坐绳床,竹间风吹煮茗香。侍僮触屏睡欲僵,高殿宿鸟惊琅珰。诗成金磬韵尚扬,清才未必惭支汤。有时夜剪园韭尝,灯悬西斋雨浪浪。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东游主道场。道场乃在云水乡,碧澜堂前去路长。江湖寒缩蛟蜃藏,枫桕正赤橙柑黄。烟销日出闻渔榔,洲渚宛转山低昂。萧然瓶锡随经囊,留宿肯恋林中桑。兵余莫嗟梵宇荒,胜景未逐楼台亡。寺门无人闭夕阳,芋栗收作山中粮。好说千偈恢禅纲,麾斥佛祖谁敢当。我方无用糜太仓,叨逐剑佩趋明光。醉歌欲觅玄真狂,怀恩未得寻归航。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笠泽天茫茫。
野田行
白杨树下谁家坟,火烧野草碑无文。路傍尚卧双石马,行人指是故将军。当时发卒开阴宅,千车送葬城南陌。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平生意气安在哉,棘丛暮雨棠梨开。百年富贵何足恃,雍门之琴良可哀。
送胡铉游会稽
山水独行遍,苕溪仍剡溪。衣逢新火减,舟度杂花迷。黄绢寻碑读,红裙赌墅携。清游不能共,肠断听猿啼。
金征士玟雨中见过留宿二首 其二
莫辞同宿掩书帏,乱后萧条故旧稀。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浏览全部 849 首
田家行
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禾穗不长,狼藉只供凫雁粮。雨中摘归半生湿,新妇舂炊儿夜泣。
宿方家店
昏暮方投宿,敢嫌茅屋低。池清月易入,林密鸟争栖。买酒春篘瓮,求蔬夜摘畦。路长莫贪睡,嘱仆早听鸡。
南至夜宿横山留题
寒宵一宿横山下,共话孤灯睡去迟。风静滩喧惊却梦,忽疑溪雨到来时。
双节堂
凤嘴鸾胶难续弦,双龙镜破再难圆。阿婆二十已守节,新妇哭夫方少年。大儿娇啼母心苦,小儿十月安知父。破窗风雨来早秋,夜绩灯前共相语。山头松柏摧为薪,山前翁仲亦成尘。红颜憔悴垂白发,生死不惭泉下人。
宿山家
空山茅屋夜迟迟,促织啼寒欲诉谁。少妇灯前事机杼,秋风花尽木绵枝。
辛巳年二月初四日夜半后梦中作
春寒每恨花开早,春暖何妨花较迟。休为玉人惊老去,春寒春暖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