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愁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拼醉。

评析

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可以拿其中的“ 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八个字来概括。前者言其“嗟老 ”,后者言其“伤时(忧伤时世)”。由于作者的生平不详,所以先有必要根据其《书舟词》中的若干材料对上述两点作些参证。
先说“嗟老”。作者祖籍四川眉山。据《全宋词》的排列次序,他的生活年代约在辛弃疾同时(排在辛后 )。过去有人认为他是苏轼的中表兄弟者其实是不确切的。从其词看,他曾流放到江浙一带。特别有两首词是客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所作,如《满庭芳·时在临安晚秋登临》云:“旧信江南好景,一万里、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 ”;又如《凤栖梧》(客临安作)云:“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 ”,可知他曾长期飘泊他乡。而随着年岁渐老,他的“嗟老”之感就越因其离乡背井而日益浓烈,故其《孤雁儿》即云:“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这后面三句所表达的感情,正和这里要讲的《水龙吟》一词完全合拍,是为其“嗟老”而又“怀乡”的思想情绪。
再说“伤时 ”。作者既为辛弃疾同时人,恐怕其心理上也曾经受过完颜亮南犯(1161 年)和张浚北伐失败(1163 年前后 )这两场战争的沉重打击 。所以其词里也生发过一些“伤时 ”之语。其如《凤栖梧》云 :“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 。”这种忧国的伤感和《水龙吟》中的“伤时”恐怕也有联系。
明乎上面两点,再来读这首《水龙吟》词,思想脉络就比较清楚了。它以“伤春”起兴,抒发了思念家乡和自伤迟暮之感,并隐隐夹寓了他忧时伤乱(这点比较隐晦)的情绪 。词以“夜来风雨匆匆”起句,很使人联想到辛弃疾的名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所以接下便言“故园定是花无几 ”,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园去。作者过去曾在眉山老家筑有园圃池阁(其《鹧鸪天》词云:“新画阁,小书舟 ”,《望江南》自注:“家有拟舫名书舟”),现今在异乡而值春暮,却感伤起故园的花朵来,其思乡之情可谓极深极浓。但故园之花如何,自不可睹,而眼前之花凋谢却是事实。所以不禁对花而叹息 :“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 。”杨万里《伤春》诗云:“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这里亦同杨诗之意,谓正因自己本身愁怨难清,所以无心赏花,故而白白辜负了一年的春意;若反过来说,则“柳困花慵,杏青梅小 ”,转眼春天即将过去,它对人似也太觉草草(“对人容易”)矣。而其实 ,“好春”本“长在 ”,“好花”本“长见”,之所以会产生上述人、花两相辜负的情况 ,归根到底 ,“元只是、人憔悴!”
因而上片自“伤春”写起,至此就点出了“嗟老”(憔悴)的主题。
过片又提故园往事:“回首池南旧事”。池南,或许是指他的“书舟”书屋所在地。他在“书舟”书屋的“旧事”如何,这里没有明说。但他在另外一些词中 ,曾经隐隐约约提到 。如:“葺屋为舟,身便是、烟波钓客”(《满江红 》),“故园梅花正开时,记得清尊频倒”(《孤雁儿》),可以推断,它是比较舒适和值得留恋 ,值得回忆的 。但如今 ,“恨星星、不堪重记 ”。发已星星变白,而人又在异乡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以下则直陈其现实的苦恼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老”与“伤时”,均于此几句中挑明。作者所深怀着的家国身世的感触,便借着惜花、伤春的意绪,尽情表出。然而词人并不就此结束词情,这是因为,他还欲求“解脱 ”,因此他在重复叙述了“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的“嗟老”之感后,接着又言:“待繁红乱处 ,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留云借月”,用的是朱敦儒《鹧鸪天 》成句(“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连贯起来讲 ,意谓:乘着繁花乱开、尚未谢尽之时,让我“留云借月”(尽量地珍惜 、延长美好的时光)、拚命地去饮酒寻欢吧!这末几句的意思有些类似于杜甫的“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曲江》),表达了一种且当及时行乐的消极心理。
总之,程垓这首词,通过委婉哀怨的笔触,曲折尽致、反反复复地抒写了自己郁积重重的“嗟老”与“伤时”之情,读后确有“凄婉绵丽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评语)之感。以前不少人作的“伤春”词中,大多仅写才子佳人的春恨闺怨,而他的这首词中,却寄寓了有关家国身世(后者为主)的思想情绪,因而显得立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