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大坂行一首奉挽汪隐君夫妇并赠其子佥宪希颜
大坂之山多桧松,大坂之水多鰅鳙。采山钓水无异姓,只有汪氏称名宗。汪氏之先本王子,靖乱尤能保终始。后来亦有唐端公,遂与州民共生死。两公庙食八百年,云礽何止人三千。出者处者恒有道,往往读书并力田。迩来积庆谁堪数,一族咸推佥宪父。父耕子读两无惭,那更深闺有慈母。当今天子明孝人,每下恩典旌贤臣。九原伉俪虽莫作,高堂五采明丝纶。我观汪氏庆未己,科第联翩一时起。叔侄兄弟凡六人,冠盖如云照墟里。大坂水清山更奇,中有汪家双墓基。他时添取石翁仲,为尔重书先德碑。
望狄梁公祠
崇祠香火傍穹林,想像生容一正衿。猛虎尚驯良吏手,牝鸡能拂老臣心。孤云渺渺回天末,短日悠悠及岁阴。古道荒榛知不远,瓣香他日敬来寻。
故侍御安城钟公哀挽
乌府初持宪,彤庭首抗章。重渊思取日,三伏遽飞霜。结舌人何挤,捐躯独可伤。凭谁司国是,空自沮台纲。北极枢旋正,前星色再扬。褒忠光隧室,诛佞榜朝堂。未觉英魂散,偏怜庆泽长。宸衷矜寡妇,恩典及诸郎。愧我生虽后,书公传最详。正观毛发耸,昌诵齿牙香。漫尔编芸帙,无由奠桂浆。青松碑石古,白草墓台荒。肖像千金在,怀人一鉴亡。感时歌楚些,清泪欲浪浪。
墨竹
北都旧日原无竹,近岁萧萧绿满城。上苑数竿尤得地,东风头角看峥嵘。
诗例奉送倪学士舜咨清明谒陵之行 其二
青山见客无生熟,白马随春共疾徐。谏议庙前来去路,感时应复到吟余。
慰李世贤学士丧子 其一
双凤联胎本夙缘,小郎头角更堪怜。那知一片青云器,只向人间住七年。
浏览全部 2525 首
寄临川诸旧兼悲二谢 其四
半岳摧峰怜二谢,孤坟宿草已蒙茸。自叹蔡邕今老矣,铭言独不愧林宗。
哭尚书墓 其一
过家上冢非无子,宿草孤坟独可悲。赖有立朝庄语在,不劳谀墓作铭诗。
挽邓太翁兼唁远游明府四首 其三
政尔生刍隔,将无宿草茸。孤亭徐孺子,大厦郭林宗。素旐霜华薄,丹旌露色浓。异时铭太史,不受汉亭封。
崇德令孙先生挽诗
语溪为政号神君,黑发俄脩地下文。远道野僧歌薤露,寒宵山鬼哭松云。斗间久失郎官宿,郭外新添令尹坟。忽听悲风生垄树,犹疑长啸半空闻。
宁都曾三省自京师得危应奉为作其先人埋铭一通归以示予敬题其后
寂寂先人宅,煌煌太史铭。飞霜中夜白,宿草隔年青。未试干时策,空传相地经。伤心行役者,万里哭苍冥。
四茔为林侍御贵实赋 宝涧西原 其二 象峰东麓
才宴曲江池,遄归象峰麓。青春来未已,白日去何速。当时乳下儿,襁抱未胜哭。居然跨灶子,豸绣光一族。归来今几时,牛眠抚前卜。恩纶被宿莽,禄养悲风木。应刻太史铭,千年照林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