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宁国蒋氏山居四景 竹屋书巢 其一
草玄何处结檐楹,一坞深深竹数茎。子夜天风来谷口,吾伊声杂翠鸾声。
送王进士元聘之山东分采实录
博采遗芳纪圣功,羡君分命及春风。青云早步儒冠右,画舫遥乘使节东。礼乐化行周册在,典谟书出鲁堂空。归来史局分张处,定数何人笔最工。
陵母墓 其一
夜台千古閟荒山,智母名高宇宙间。不向楚庭先伏剑,王郎应自乞身还。
送周原已院判还南京
客居相近帝城东,去住情深一月中。厌说到来淹暑雨,喜看归日快秋风。心游药圃无余地,名抗诗坛有数公。转觉旧家堪吏隐,钟山青绕建章宫。
题陆氏子终身之思卷 其一
春色还青垄上枝,春风难染镜中丝。只应孝子羹墙意,一日长萦十二时。
题大畈汪希大养浩斋卷
我有浩然气,充之塞乾坤。一蹴苟失养,此志日已昏。汪君婺之彦,烈烈前王孙。穷年事探讨,成性将存存。昭示揭华篇,如在孟氏门。岂无媚学子,日夕攻讨论。所思在葩藻,谁解植本根。若人乃超然,德性行以尊。永言勿自馁,坐使民风敦。
浏览全部 2525 首
虎丘老僧有竹林精舍文伯仁为图之王履吉书疏于后余游竹林僧出示此卷履吉下世已三十载矣为之怃然因成此诗
山僧业静者,翛然无世氛。朝疏淇澳雨,暮浣潇湘云。老可湖州笔,为竹写清芬。况有王子猷,英标冠人群。自言读书处,何可无此君。我来憩其下,流飔散余醺。其人不可作,太息读遗文。新粉含幽月,苍翠郁纷纷。截作山阳笛,凄凉安可闻。
为安道题墨竹
何事清风满剡溪,琅玕长得与云齐。此君若得王猷见,兴尽应须为品题。
书墨竹
当年文湖州,爱竹骨已朽。祇今高李笔,可继湖州后。何人裂霜纨?写此三五叶。想见翠琅玕,萧然挺清节。
题画竹
江南谁解写琅玕,后有仲昭前孟端。自从文藻流传久,转觉丹青赏鉴难。生绡一幅潇湘出,高堂六月冰霜寒。玉林深处人如玉,欲往从之无羽翰。
夏太常竹为刘太守题
平生最爱文湖州,挥毫落纸涵清秋。胸中自有渭川在,高卧直轻千户侯。太常亦曾乘五马,风致不在湖州下。剪得吴淞水半江,顿觉姑苏纸增价。瘦节矫矫虬龙形,细叶萧萧鸾凤翎。清潭下照不见影,爽籁一披如有声。我朝名笔忽到此,眼中潇湘无乃是。冰缣欲赠谁可当,总说刘侯德相似。刘侯治苏经五寒,挺然可比青琅玕。雅操不为雪霜变,虚心肯受尘埃干。汉室行将召循吏,几见春花逐时媚。惟有清风似故人,头白相看不相弃。
寄题孙氏碧鲜亭
天地何风流,复生王子猷。黄金买碧鲜,绿玉排清秋。非木亦非草,东君岁寒宝。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清风及故人,徘徊过此君。泠泠钧天音,千载犹得闻。应是圣贤魄,钟为此标格。高节见直清,灵心隐虚白。粉筠多体貌,锦箨见儿童。上交松桂枝,下结兰蕙丛。秀气蔼晴岚,翠光凝绿水。明月白露中,静如隐君子。不愿湘灵泣,不求伶伦吹。凤皇得未晚,蛟龙起何时。萧萧云水间,良与主人宜。红尘满浮世,何当拂长袂。坐啸此亭中,行歌此亭际。逍遥复逍遥,不知千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