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尹母行
云间尹母年十七,嫁夫三年夫病卒。舅姑在堂儿在褓,自分茕茕守空室。家贫何以为生理,纫缝得钱奉甘旨。门外春风自往来,寒心一寸如灰死。东家议姻张绮筵,西邻通媒续断弦。有山可移志不改,冰霜凛凛心逾坚。孤儿今年三十五,教养成人应门户。舅姑百岁俱寿臧,华榜旌书照乡土。九峰三泖清且奇,柏舟泛泛淞之湄。吾乡风俗有如此,终古不愧尹母诗。
答吴高士见寄
青鞋布袜木绵裘,合是山中隐者流。举世可无刘越石,荐贤谁是吕婆楼。秋风泖蟹年年上,春水沙鸥日日浮。好为携琴并载酒,三高祠下放扁舟。
人日偶兴
宦游江汉十经春,白发东风镜里新。千里此身长在客,一年今日又逢人。雨中柳色黄犹嫩,冰后湖光绿更匀。藩府官閒如化国,不知谁是葛天民。
夜坐
高斋坐来久,中宵月上时。家僮初睡觉,惊报早朝迟。
上慈母矶
危石立江中,扬帆溯流上。潮回慈母矶,木落和尚港。野阔风景明,秋净天宇广。西望淮山青,持杯惬吾赏。
和陆伴读泾江晓行
归舟浪花白,行旅鬓毛苍。天上君恩厚,江边客思长。鸥迎回渚集,雁逐断云翔。山黑犹含雾,林红已被霜。雨怀辞白下,风忆过青阳。酒尽欢宁极,诗新兴未央。兹行须纪胜,后会莫相忘。
浏览全部 334 首
春阴感怀
连日轻阴雨未成,万株烟柳暗春城。野花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越水吴山频引领,沈腰潘鬓不胜情。何时归去西湖路,载酒携柑听早莺。
寄秦侍御
寥落芳时卧病情,闭门草色唤愁生。莺花春老青山雨,鼓角风高铁瓮城。剑气却从何处吐,鸡声偏向梦中惊。西台御史能无意,想见临觞醉不成。
和钟纪善韵
十日春来十日晴,正宜扈驾历边城。松篁不逐春风媚,花萼相辉昼日明。双凤齐飞云锦丽,六鳌不动海波澄。回朝正笏详敷奏,天下如今已太平。
汉老弟寄和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韵十绝因和之 其七
三春已过二春了,十日那无一日晴。已是飘零成老丑,更怜行乐负平生。
次李希颜述怀韵
八月边声草木寒,愁来短发不胜冠。诸公莫诮王夷甫,我辈终惭管幼安。酒券如山空好客,田毛何日再输官。兰陵沟上松无恙,还有孤猿夜夜看。
秋夕怀王长文
月落秋山夜正中,飞云寥落海天空。揽衣谁念闻鸡舞,拔剑终期汗马功。河汉星辰连北斗,蒹葭霜露满西风。忧时王粲头如雪,却忆《登楼赋》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