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释】 ①伫:久立,盼望。 频:屡次,多次。 【评解】 这首闺情词,上片写凭栏伫望情景。搭柳栏干,杏帘蝴蝶,楼头伫望,泪洒东风。 下片写对景怀人,不胜今昔之感。 箫外月,梦中云,回想昔日秦楼楚殿,今日却“换尽风流”。 结句“偏恨鸳鸯不念人”,愁绪缠绵,余韵不尽。全词和婉工巧,绮丽动目。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花骨”二字颇新,惟《梅溪集》中两用之。“东 风”句较《万年欢》调“愁沁花骨”尤为凄艳欲绝。吟此两句,如闻“落叶哀蝉”之歌。 昔人咏鸳鸯者,或羡其双飞,或愿为同命,此独言其不复念人,但既言“换尽风流”, 则绮习刬除,愿归枯衲,安用恨为!恨耶情耶?殆自问亦莫辨也。
过龙门/浪淘沙令 其二 春愁
醉月小红楼。锦瑟箜篌。夜来风雨晓来收。几点落花饶柳絮,同为春愁。寄信问晴鸥。谁在芳洲。绿波宁处有兰舟。独对旧时携手地,情思悠悠。
杏花天 其一 清明
软波拖碧蒲芽短。画桥外、花晴柳暖。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觉芳情较懒。春衫瘦、东风剪剪。过花坞、香吹醉面。归来立马斜阳岸。隔岸歌声一片。
东风第一枝 其一 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鹧鸪天 其一
睡袖无端几摺香。有人丹脸可占霜。半窗月印梅犹瘦,一律瓶笙夜正长。情艳艳,酒狂狂。小屏谁与画鸳鸯。解衣恰恨敲金钏,惊起春风傍枕囊。
夜行船 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不剪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它眉黛。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
月当厅
白璧旧带秦城梦,因谁拜下,杨柳楼心。正是夜分,鱼钥不动香深。时有露萤自照,占风裳、可喜影麸金。坐来久,都将凉意,尽付沈吟。残云事绪无人舍,恨匆匆、药娥归去难寻。缀取雾窗,会唱几拍清音。犹有老来印愁处,冷光应念雪翻簪。空独对、西风紧,弄一片桐阴。
浏览全部 128 首
瑞鹤仙 其一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盟未稳。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临江仙 其四
帘外东风吹断梦,卷帘人探春还。一枝疏影动檐间。鸳鸯□瓦冷,霜月堕栏干。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可怜玉骨瘦孱孱。谁家长笛□,吹彻玉楼寒。
更漏子 寄忆 其三 闺情,集唐词
绣帘垂,幽沼渌。倚遍阑干几曲。蘋叶软,草烟低。绿窗残梦迷。玉纤轻,凤箫歇。梦觉半床残月。兰烛灺,柳条空。此情千万重。
瑞龙吟
长安路。还是燕乳莺娇,度帘迁树。层楼十二阑干,绣帘半卷,相思处处。漫凭伫。因念彩云初到,琐窗琼户。梨花犹怯春寒,翠羞粉怨,尊前解语。空有章台烟柳,瘦纤仍似,宫腰飞舞。憔悴暗觉文园,双鬓非故。闲拈断叶,重托殷勤句。频回首、河桥素约,津亭归步。恨逐芳尘去。眩醉眼尽,游丝乱绪。肠结愁千缕。深院静,东风落红如雨。画屏梦绕,一篝香絮。
倚鞦韆 寓好事近
人在玉屏闲,逗晓柳丝风急。帘外杏花微雨,罩春红愁湿。单衣初试曲尘罗,中酒病无力。应是绣床慵困,倚鞦韆斜立。
好事近
人去绿屏闲,逗晓柳丝风急。帘外杏花微雨,罥春红愁湿。单衣催赐曲尘罗,中酒病无力。应是绣床慵困,倚秋千斜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