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哀诗录寄富溪朱孝子且以自哀吾母云
吾母久已殁,汝母亦不存。哀哉不有母,何由生我身。幼小俱失怙,丧乱家益贫。衣食仰慈母,教育乃成人。母殁身独在,再见嗟无因。慈鸟未返哺,哀鸣夜达晨。呼天杳不闻,痛恨何由伸。母德实深厚,至哉比坤元。报答恐无地,扬立当显亲。曾参有明训,与子书诸绅。
余居金川玉笥之间以渔樵耕牧为乐赋诗四首 其一
落日照广川,袅袅垂钓丝。远风忽徐来,飘飘吹我衣。彼物恒自得,此心澹忘机。渭川不可想,玄真乃吾师。
寄医士李性善
白首攻医业,青山养道心。药炉犹伏火,杏树已成林。岁月仙家永,尘氛世虑深。欲过龙虎峡,相即坐松阴。
读陶渊明诗二首 其二
我性爱陶诗,难窥数仞墙。閒来辄诵之,愈觉滋味长。太羹无盐梅,土鼓谐宫商。谁能起公死,执鞭向柴桑。
廖山立自号海桴赋此为赠
雁叫西风海国秋,乘桴万里兴悠悠。宣尼已去同谁往,徐市应能共子游。几向梦中寻阆苑,更于何处辨瀛洲。天边明月清如许,不载红尘一点愁。
外甥吴缉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时年二十八余哭之恸赋此以志余哀
人生天壤间,脩短难一致。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缉也颇聪明,风骨亦殊异。总角事诗书,英年总材艺。山林厌拘束,湖海多意气。辞亲远服贾,霜雪逼残岁。昆弟争挽留,同侣复牵制。别去一月余,还附手书至。悲风忽重来,闻作景陵鬼。景陵在何方,西北数千里。黯黯荆山云,茫茫汉江水。白骨埋黄沙,荒阡复谁祭。吁嗟乎苍天,夺汝竟何意。恶草常蔓延,幽兰易凋悴。我思平生情,凄怆裂肝肺。亲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泪。汝父客岭南,归骨已无计。汝复没他乡,不鉴覆辙弊。作诗招汝魂,仍以戒后世。
浏览全部 526 首
江上
曾到辛家买数瓯,醉来高枕听江流。鸟啼去岁人边树,花落今年客里楼。才小幸无《鹦鹉赋》,官贫那有鹔鹴裘。五湖此日多风雨,何必重寻范蠡舟。
风入松 甲午重阳风雨同娄生稼庵城南登高
乱山如恨不能平,拥翠入高城。万家楼阁疏林里,看低云、飞上帘旌。鸦影翻残暝色,雁行带到秋声。重阳曾遇十年睛,依旧此江亭。今朝风雨同携酒,更休嫌、风雨无情。且共黄花冷淡,莫愁红叶飘零。
九日家中
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送友
山临东郭暮,路转北原斜。此地轻为别,孤蓬不恋家。客程何地尽,离思满天涯。明日重阳至,同谁对菊花。
东阿道中
江南游子茂才华,此去之官水陆赊。行旆几时辞日下,客舟今夜到天涯。东风驿路闻啼鸟,落日烟林舞乱鸦。矫首东昌才咫尺,料应清梦绕皇家。
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