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庐墓儿
神塘山阳敬亭北,三尺高坟土花涩。戚容满面谁家儿,向客未言先掩泣。自言生身才八月,黄口呱呱流乳汁。可怜儿父在鬼簿,催赴泉台趋令急。此时阿母方始嫁,绿鬓红颜踰二十。一朝忽作未亡人,无意独生判绝粒。哭夫横抱似夫儿,夫业有儿还可葺。茹悲饮恨度朝暮,鸾镜凤钗都什袭。澜翻刘向列女传,手写共姜诗暗习。寒灯不厌剪刀冷,暑夜勤将麻缕缉。共嘲壮夫既夭折,弱稚那能保成立。朱门众子多下流,况尔寡妻何所及。母志坚持肯少动,覆水难收终要拾。八龄即遣就外傅,发绾双鬟驱负笈。束修累岁力经营,笔札随时苦供给。三餐同咬菜根饭,井臼甘劳爨躬执。叮咛告诫言满耳,一日辛酸几回集。从此操危又虑深,幸尔成人在乡邑。母能守节儿读书,欢若卑官转崇级。百年光景等须臾,思报慈恩心汲汲。谁知此念竟虚负,母命云殂断呼吸。吁天叩地了莫闻,猛欲下从无路入。空将两眼带血泪,洒浸松根土痕湿。田间来取蓼与荼,覆得新庵大如笠。海枯石烂系哀思,何日何年忘郁悒。我闻此言亦凄惨,下马坟前频慰揖。为儿作歌儿谓谁,关西孙子其名伋。
病剧再韵 病剧再韵 其五
最爱藏身处,崇丘背远峰。哀哀羊叔子,表表郭林宗。刻志钱宜备,穿山力可佣。行将营一室,期与万年封。
读张骞传
汉家西域是谁开,博望功成事可哀。断送壮夫知几许,换将胡物过东来。
烈女陈若英
妾生未识檀郎面,妾貌檀郎未容见。两家名姓各相闻,妾始加笄郎突弁。阿翁读书官作郎,儿郎从之亲笔砚。寒灯暑帐不辞劳,饱学醉经将领荐。阿翁迁官向南返,子父相随共家眷。淮阴城下驿亭边,谁料因缘事成变。珊瑚枝向掌中折,道上人看泪如霰。青天白日愁无光,野魅山妖寒欲颤。铭旌高表异乡魄,襦裤空留慈母线。妾家遥隔西江水,讣入深闺心胆战。不知眼底有人间,望近黄泉离一箭。横插郎家双股钗,勇系兰房三尺练。但求同化穴中土,肯作孤栖梁上燕。从容顷刻毕此身,烈烈清风湖海遍。乃知天性无古今,尧舜涂人同一善。请歌女子若英诗,莫看太师长乐传。
寿徐老翁
还丹九转解延龄,不及心丹更有灵。三戒从来是良药,养生须读素王经。
南戴田家
不为功名恋锁缰,布衣甘老在南阳。百年茅屋传家物,一卷农书教子方。细柳高墙江上宅,野田荒草雨中羊。东邻西舍皆良善,却笑他州有互乡。
浏览全部 278 首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三
插架环千轴,传家有旧书。展舒惭几案,凉曝阙庭除。破屋防悬溜,残编足蠹鱼。好须重检校,扃锁莫令疏。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 其七
枢君有美子,酷爱柳柳州。作诗陋元白,欲拟晋魏俦。情知鸾凤穴,不宿燕雀流。简编正在目,冠冕奚足忧。传家一经力,造物行见酬。江蓠与辟芷,终当荐灵修(子立)。
胡端约挽诗 其二
长卿多酒病,子美太诗癯。谈笑随时乐,风标绝代无。遗编应百卷,怪石漫千株。赖此青毡物,传家有凤雏。
答杨焕然二首 其一
梁苑当年记盛游,乱离南北恨迟留。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
丙申生日七十自赋二首 其一
先君无罪谪封川,天畀遗孤出瘴烟。忽到古希年七十,犹思上大化三千。苦吟足可编诗史,狂醉真宜号谪仙。五子传家无一物,聊将书册当青毡。
和萧刓察推贺族叔司理登科还乡四首 其三
作官未减读书勤,簿领从今日日新。汗简韦编谁付予,传家应有下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