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人生之最大不幸,莫过于空有济世之才,而无施展之可能。在南宋时期,多少志士空叹白发,遗恨而终。这首词抒发的,即是这种情感。仪真,即现在的江苏省仪征县,位于长江北岸,这在南宋时期,曾多次受到金兵骚扰。爱国而且胸怀天下的作者夜泊于此,面对寒江,北望中原,百感交集,借江景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抑和悲愤之情。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一个“ 啸”字,就表现出高远境界的,气势不俗。夜泊长江,江景凄寒,作者伫立江边,思潮翻滚,不禁仰天长啸。与“长啸”这一壮怀激烈之情交织在一起,为此词奠定了苍凉雄浑的基调。接着,作者描绘了江上风高浪急、莽莽滔滔的景象:“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只见狂风卷地,巨浪翻腾,以至惊动了水底鱼龙。一“卷”一“翻 ”,只觉得气势飞动。这一幅有声有色、令人惊心动魄的图画,形象表现了作者的忧思和不平。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 ”,是一过渡,全词转入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绪由激昂慷慨渐趋低沉,想借吟诗饮酒强自宽解,然而郁结于心的如此深广的忧愤岂是轻易能够排遣掉的,其结果只能是“吟未足”,“断还续 ”。是什么在困扰着作者,使他郁闷,心绪难平?那就是国家的“ 草草兴亡”,即中原的匆匆沦丧。“休问”,两个字内涵十分丰富。从这二个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国势衰微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而且表明作者心情极为沉痛。一想到朝廷对外妥协投降,想到主战派备受压制、排斥、打击,想到自己和许多爱国志士虽满怀壮心却报国无门,不禁悲从中来,心潮难平。“功名泪,欲盈掬”,既激愤又伤心,词人感叹报国无路,读来使人黯然神伤,并与开篇的“长啸”相呼应。将当时社会上的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大众心态,集中表达了出来。
浣溪沙
墨绿衫儿窄窄裁。翠荷斜领云堆。几时踪迹下阳台。歌罢樱桃和露小,舞馀杨柳趁风回。唤人休诉十分杯。
鹧鸪天 其一
细听楼头漏箭移。客床寒枕不胜敧。凄凉夜角偏多恨,吹到梅花第几枝。人间阔,雁参差。相思惟有梦相知。谢他窗外芭蕉雨,叶叶声声伴别离。
乳燕飞/贺新郎 其一 次岳总干韵
击碎珊瑚树。为留春、怕春欲去,驶如风雨。春不留兮君休问,付与流莺自语。但莫赋、绿波南浦。世上功名花梢露。政何如、一笑翻金缕。系白日,莫教暮。苍头引马城西路。趁池亭、荻芽尚短,梅心未苦。小雨欲晴晴不定,漠漠云飞轻絮。算行乐、春来几度。鞭影不摇鞍小据。过横塘、试把前山数。双白鹭,忽飞去。
鹊桥仙 其三
薄情也见,多情也见,不似这番著相。如何容易买归舟,报南浦、桃花绿涨。随君无计,留君无计,赢得泪珠两行。夕阳明处一回头,有人在、高楼凝望。
清平乐 其二
风韶烟腻。春事三之二。说与人生行乐耳。富贵古来如此。西园已有心期。姚黄魏紫开时。纤指金荷潋滟,香唇银竹参差。
八声甘州 为遁斋寿
问仙翁、底事到人间,人间足嬉游。向文边书意,诗边著语,□满南州。逸韵高情总似,野水荡孤舟。所未能忘者,药鼎茶瓯。政恐功名相慁,便扶摇直上,龙尾螭头。想尘缘终薄,归去老菟裘。有当年、东邻西舍,办鸡豚、相与燕春秋。阶庭里,儿孙衮衮,飞度骅骝。
浏览全部 107 首
大酺 同江韵秋过顾氏园看牡丹
背石阑低,花幡定,深锁仙云成簇。凌晨雕玉帔,伫鞓红妆面,弄姿金屋。醉缬吹烟,清阴涨午,抬举东风娇足。玉环三生梦,傍吴娃閒馆,伴春幽独。奈书叶无题,覆杯多恨,鬓丝惊触。欢游须秉烛。酒边事、光景奔轮速。恼乱是、登楼病眼,断水愁心,卷红芳、泪波盈掬。未信青春掷,凭故国、鹃声催促。况零落、清平曲。栽买无地,归对庭莎閒绿。怨吟为谁更续。
谒金门 其二 又
幽意熟。吟啸春风自足。爽气初生晴未燠。相逢休问卜。画出高山盘谷。岩上飞云相逐。他日江东思渭北。断弦谁为续。
杂诗九首录四 其一
凉风一叶秋,飘尽江城木。水落鱼龙冷,天寒岁月促。四顾何茫茫,秃枝狸相逐。谁家调玉轸,离弦操别鹄。节调一何哀,临风声断续。尘世渺知音,徒劳歌此曲。日暮欲何之,江头风簌簌。
满江红
雁阵惊寒,故唤起、离愁万斛。因追念、镜鸾易破,凤弦难续。诗句已凭红叶去,梦魂未断黄粱熟。叹浪萍、风梗又天涯,成幽独。归来引,相思曲。尘满把,泪盈掬。对长天远水,落霞孤鹜。立尽西风无好意,遥山也学双眉蹙。恨草根、不逐鬓根摧,秋更绿。
卜算子慢 北郭感春写寄李冰若,与冰若别十年矣
江梅掩瘦,园菜放肥,断续燕莺歌舞。记得前春,俊赏喜无风雨。向峨鬟、马水车龙渡。共指点、珠街绣户,还听柳岸痴语。历历欢悰误。算杜曲看花,谢池吟絮。梦阁天香,谁念鬓边人去。问兴亡、何况斜阳暮。剩赋笔、高寒私写,寄十年离侣。
霜天晓角 其四 夜舟过娥眉山
江涵落日。风转飞帆急。问讯蛾眉好在,无一语、送行客。闲情眠未得。倚窗消酒力。却怕鱼龙惊动,且莫要、夜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