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癸丑元夕柳州见梅忆泽儿
忽见繁花乱客愁,东风寂寞古龙州。故园稚子无消息,坐对寒江月满楼。
经石堂追怀卢使君
旧隐仙人馆,曾陪使者车。那知沧海别,不返白云居。山雨荒樵径,窗尘污道书。伤心庭外竹,清影漫扶疏。
平南江上
春江移棹稳,洲渚共萦回。花送微风过,鸥冲细雨来。远山诗思入,高枕客怀开。欲把鱼竿去,长年坐石苔。
江上晚景
疏雨残云共晚风,长髯乌帽独掀蓬。江山绝似元晖画,浦树沙禽惨澹中。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二
适世谁知隐者庐,闭门自译化人书。勤修真观宗天竺,倦送才名入石渠。同郡每询为况好,昨朝传得讣音初。衰容未悟无生理,霜木晨星百感余。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 其一 其十
我今去汝远,微宦极南荒。少小读书时,立身必名扬。中岁涉忧患,始知少年狂。结托渔樵徒,放歌水云乡。竟烦天子召,玉阶觐清光。持节越江湖,轻舟溯衡湘。桂岭虽炎蒸,清严惟宪纲。职当厉鹰鹯,下搏豺与狼。常恐孱懦姿,未能效风霜。岂复念家事,于汝宁暂忘。愿汝学古人,黾勉耕与桑。田庐倘有托,垂老慰所望。
浏览全部 343 首
题汪思恭松萝书屋 其一
饱看青山读古书,无人能识市中儒。朝朝卖药归来晚,留得芸香辟蠹鱼。
送白廷玉常州教二首 其一
世间可读不多书,岂但撑肠似蠹鱼。小技仅能攻浅近,大言徒用骋高虚。道心切戒偏忘助,义事毋先计毁誉。我学暮年方见此,毗陵博士比何如。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 其七
稚川师郑君,才及一卷书。书大仅如箸,度世盖有余。想其所论说,妙极轩昊初。内篇今虽存,亦复饱蠹鱼。我欲探其原,蹇步空趑趄。安得插两翅,从公游太虚。
褧斋
黄中贵通理,至文斯黯然。如何表暴士,藻饰徒外鲜。斯人当自治,斋居日乾乾。褧衣服明训,白贲守圣言。岂无黼黻章,所恶非至玄。山辉玉蕴石,川媚珠藏渊。炳外会有时,弸中道弥宣。
德裕久不见过赋此诗邀之
顷年来卜西里居,知与吾子同枌榆。赵郎过我问信初,袖中售子所著书。短笺小字纷蚍蜉,我初读之意魁梧。闻若不识深愧渠,惊风翩翩下履凫。握手正自山泽癯,短人虽短才则殊。囊中锥见难须臾,如君精悍谁能如。反以一饭先老夫,穷年翰墨同染濡。当时此约何可渝,岁月忽忽霜生须。空房肺疾愁相如,跫然叩户今则疏。斯文缀缉谁助余,颠沛望子一臂扶。前村雨足瓜芋区,向日敝庐新粪除。祝子来过勿踌躇,堆床败简翻蠹鱼,共倒浊酒羹瓠壶。
赠沈彬老
永嘉人物衰,斯文久零替。学徒寡道心,日与风俗敝。我生衰敝后,上思千载事。实欲闾里间,一一蹈仁义。敬重乡人情,翻遭俗眼忌。晚得沈夫子,学问有根柢。矫矫流辈中,颇识作者意。欢然慰吾心,归此同好嗜。吾子更我听,士也贵尚志。古道自足师,不必今人贵。荼苦不异亩,薰莸不同器。所忧义理愆,何恤流俗议。进道要勇决,取与慎为计。去恶如去沙,沙尽自见底。积善如积土,土多乃成岿。读书要知道,文章实小技。子试反覆思,鄙言有深味。自非心爱合,安能吐肝肺。行行慎取之,纾节思远大。岂但劝乡闾,永为斯民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