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谢陈少卿惠药 其二
紫霞杯里注琼浆,一夕才吞药味良。有待微躯渐康复,漫寻叔子拜神方。
景泰丙子六月十七日便道与大理少卿弋阳李公游上清明日游仙岩皆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书之翛然亭 其一
九载名山五度过,山容霭霭势峨峨。洞穿海外飞仙岛,水接天中织女河。白鹤盘风秋气近,紫箫吹月夜凉多。宦情也动幽栖念,可奈深恩未报何。
陈缉熙修撰先陇十咏 灵岩晴旭 其九 沃壤西成
平畴万顷余,多稼垂秋成。农人毕收穫,坐见百室盈。比屋既足食,公家亦宽征。孝子荐时羞,取以供粢盛。
与冯宪副朱挥使昆仲游东禅
幽怀不能遣,与客游东禅。东禅景何如,缭绕水竹笼云烟。东堂长老号玉田,精彩矍铄神气全。匆闻门外车马声,倒屣迎我忻忻然。自言门巷好杉树,亲手栽植今参天。登堂坐我蒲团上,妙香香茗时时传。唤来高徒聪上人,颐指气使勤周旋。须臾开筵列尊俎,款留甚觉心诚虔。英豪宪副天下士,老成挥使人中贤。更夸玉雪美公子,好诗好礼今无前。携得仙家施小童,长歌大雅声清圆。玉田欢感呼行者,青天歌舞齐联翩。一派仙音众侧耳,重斟美酒烹肥鲜。案头石砚压锦笺,墨浆如膏笔如椽。诸僧罗拜不肯起,阑门索我留诗篇。君不见远公结社住白莲,一招靖节贤名传。又不见昌黎有书遗大颠,美誉烜赫垂千年。愧我无能继古作,爱此光景徒流连。草草留题拂衣去,何须更问三生缘。
拜都御史之命留别广东诸同寅
相亲未久即相知,忍向江头话别离。明主恩深无可报,苍生望重有何为。舟移南海乘潮发,帆挂东风带雨吹。明到梅关重回首,天南天北几相思。
寄乡人陈宗盛 其一
云树迢迢隔故园,与君何日叙寒暄。春来惯作思乡梦,几度曾飞到雪轩。
浏览全部 701 首
晚春
人生百年永,光景我逾半。中间几悲欢,况复多聚散。青阳变晚春,弱条成老干。不为时节惊,把酒欲谁劝。
和杂诗十一首雨潦不歇独居一室多忧生之嗟(录七首) 其六
人生百年内,忧乐千万端。念念不相袭,长与岁月迁。暮年壮心歇,欲入名山巅。缉草为冬裘,拾穗充朝餐。未尽生灭相,且断恩爱缘。俗儒难与语,三复西来篇。
西湖竹枝词二首 其二
芙蓉叶底双鸳鸯,飞来飞去在横塘。人生多少不如意,水远山长难见郎。
诗别杜安行赴合州守
雁水分携后,悬悬二十秋。世路少青眼,人生易白头。况复遭乱离,长怀家国忧。是中欲倾倒,一面终无由。君从万里归,访我三日留。寒灯话平生,尊酒相劝酬。喜极感今昔,潸然涕将流。君行驾朱轓,我亦稻粱谋。努力尽此道,全身早归休。林泉遵素约,杖屦发清游。庶几践前言,母俾猿鹤羞。
燕子楼
盼盼初归楼上时,想如燕子长双飞。有才将色世间少,况复节义犹堪依。将军一去十余载,玉箫瑶瑟无心解。岂不能死空相随,以色累公非所知。白老曾为赋诗客,风袅花枝醉无力。后会勋郎汉阳驿,因语歔欷已成昔。走笔还赓美人句,犹感白杨堪作柱。我来登赏非唐人,尚引多情聊怆神。人生真尽皆为尘,百年一饷难留春。高楼人散谁复亲,只有燕子年年新。
拟生年不满百
人生不百年,幼老居其半。况复昼夜分,忧疾多萦绊。但恐日不足,谁言乐未央。无为效贪夫,扰扰声利场。自昔惟轩辕,乘云游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