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蒋捷的这首词是和其《虞美人·听雨》一样,是其对己身世和生平的自叙性文字。这首词在表达了更为婉约些。它用一种闲适、淡漠的表面,以潇洒而轻逸的笔调写出内心的隐痛。
全词以写景起调。“ 枫林红透晚烟青 ”,枫叶深红 ,是经霜长久 ,“ 透 ”了即要落地。“烟青”在“晚”:这恰如一个饱经折磨身乏神疲 ,凄恻迟暮的老人。接着抒发愁思:“客思满鸥汀 ”,“客思”是客居江湖的亡国飘泊之愁;“鸥汀”,表示水乡,愁对闲暇栖息的鸥鸟和平静空阔的沙汀,一“思”便即景见情。
“二十年来 ,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二十年 ”,应是亡国后的二十多年 。他想“种竹”,因为竹节是被当作保持高节与虚心的象征的。种竹,实为寄托亡国遗民的心事。“种竹”而“无家”,是因国破家亡。如果还不想改变自己的好尚,而只能“借竹为名 ”。在词人故乡宜兴有竹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的太湖之滨,作者曾隐居于此,故号竹山。转笔写时间之易逝。“春风未了秋风到”,季节迅速地变换,其余是一片空虚 。“ 老去万缘轻”,意同《虞美人·听雨》的“ 悲欢离合总无情”,词人表示这种淡漠、麻木的感情,是包含了失去少年欢乐和豪情壮志的悲哀。实际上他是用冷漠、麻木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的。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以颓唐、闲散、放浪的形态自污,以山水、渔樵为知音,作逍遥游,“闲吟闲咏”,让舟子、渔人,去作“棹歌”歌唱了。“闲淡”是被迫养成的;“无闷”、“无愁”恰是愁闷大到无可收拾的地步。
蒋捷世属宜兴望族,加上少年即中科第,使他从骨子养成一种名士风流的气概。但朝代的更换,使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词只好在吟花赏月表示出对往昔盛事的眷念之情。
高阳台 江阴道中有怀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今夜山窗,还□□绕梨云。行囊不是吴笺少,问倩谁、去写花真。待归时,叶底红肥,细雨如尘。
柳梢青 有谈旧娼潘氏
小饮微吟,残灯断雨,静户幽窗。几度花开,几番花谢,又到昏黄。潘娘不是潘郎。料应也、霜黏鬓旁。鹦鹉阑空,鸳鸯壶破,烟渺云茫。
解连环 岳园牡丹
妒花风恶。吹青阴涨却,乱红池阁。驻媚景、别有仙葩,遍琼甃小台,翠油疏箔。旧日天香,记曾绕、玉奴弦萦。自长安路远,腻紫肥黄,但谱东洛。天津霁虹如昨。听鹃声度月,春又寥寞。散艳魄、飞入江南,转湖渺山茫,梦境难托。万叠花愁,正困倚、钩阑斜角。待携尊、醉歌醉舞,劝花自乐。
糖多令/唐多令 寿东轩
秋碧泻晴湾。楼台云影闲。记仙家、元在蓬山。飞到雁峰尘更少,三万顷、玉无边。金盏倒垂莲。歌摇香雾鬟。任芙蓉、月转朱阑。天气已凉犹未冷,重九后、小春前。
东坡田
老去红灰酒瓮前,向来青草瘴江边。卜居自为溪山好,不是区区为买田。
最高楼 催春
新春景,明媚在何时。宜早不宜迟。软尘巷陌青油幰,重帘深院画罗衣。要些儿,晴日照,暖风吹。一片片、雪儿休要下。一点点、雨儿休要洒。才恁地,越愆期。悠悠不趁梅花到,匆匆枉带柳花飞。倩黄莺,将我语,报春归。
浏览全部 102 首
邢侍郎居敬挽章
楚节随恩侍紫清,棹歌声里独魂惊。空余易学传三辅,无复官名署两京。清白已堪书太史,经纶应未了平生。相如老去人争羡,分赐无缘及露茎。
少年游 壬寅端午柬李蒲汀二阕 其三 怀桂洲书院
旧筑草堂,周遭碧水,宛在象山阳。二十四岩,花明竹媚,真个是仙乡。洲渚玲珑江草碧,鸥鹭自成行。静倚吟筇,闲移钓艇,万事罢思量。
再次韵怀归
褐衫偶着来从宦,也蹑通班缀鹭鹓。报主惭无补衮手,归田只合共农言。年来旧业书千卷,老去闲心竹一轩。有地宽闲午溪上,木奴更种满秋园。
哭元九少府(一作尹)
平生志业独相知,早结云山老去期。初作学官常共宿,晚登朝列暂同时。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今日春风花满宅,入门行哭见灵帷。
宿建昌县
昨夜秋风起,凉生竹树间。乡心黏短梦,客路挂丛山。身比猿猱健,情随鸥鹭闲。乱蛩吟不住,添我鬓丝斑。
秋晚十咏 倚杖
倚杖看修竹,晚林疏雨秋。砧声村远近,风力鸟沉浮。愁鬓老前白,闲心物外休。出门无伴侣,小立看汀鸥。